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举动作是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中的特殊部分,同时,这类技术动作在成套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存在,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以4年为一个周期进行更新,国际体操联合会2017-2020周期竞技健美操评分规则对竞技健美操托举动作的评判标准做出重要修改,托举动作首次被赋予分值,最高分值为1分,这意味着托举动作成为影响竞技健美操成绩评判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7年世界运动会健美操比赛、2018年健美操世界锦标赛和2019年健美操铃木杯世界杯三项赛事的三人操前六名队伍的托举动作为研究内容,对18支队伍成套动作的托举动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世界优秀运动员托举动作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新规则周期内托举动作技术发展趋势,为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能够创编出更加完美的托举动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世界优秀运动员托举时长在9-12秒,托举时间所占成套时间比为12%左右。托举时长较短,不利于充沛的展示托举动作的美感,不利于显现动作的复杂性及新颖性,不利于创作独特的具有创新性思维的托举动作。当托举时间占比较大时,时空的利用率随之降低,动作的连贯性降低,同时也对其他动作产生负面影响,减少了其他动作的展示时间,其艺术价值及观赏性减少。托举出现的时间不尽相同,主要集中在成套体力较为充沛的中前段展示,这有利于复杂新颖托举动作较好展示,能在最佳的时段给予观众美的视觉享受。2.托举过程(不包括上法和下法)尖子运动员被托起次数为3-4次,多以高空间托举为主,在较高的空间中,被托举运动员能够较好的展示身体姿态,具有较好的惊险性和刺激性。而在低空间时,被托举运动员的观赏性及动作复杂性不高,因此人们不再趋向于使用低空间;托举动作轴转次数为4-6次,以尖子运动员可以自主发力的绕垂直轴和冠状轴运动的动作为主,肩轴变化的加入可使托举动作更加复杂美观,托举动作加入轴转变化,利用时空的快速转换来增添其惊险性及独特性,体现托举动作的创新性,同时可以提高整个成套动作的艺术价值。3.世界优秀运动员托举的上法多采用底座固定的非技巧动作,完成上法动作时加入轴转可以增加托举动作的观赏性和复杂性,在竞技健美操的比赛中,具有创新性、独特性的成套动作可以获得更高的成绩,所以应在托举动作的编排上进行提高、锻炼尖子运动员托举上法的能力;托举动作展示阶段形态变化为2-4次,主要使用直臂高度的柔韧、平衡类动作和腾空转体360°。托举动作的连贯性及观赏性与肩轴高度、形态变化、身体能力、速度与旋转、腾空转体、动作类型息息相关,缺一不可,尖子运动员各方面的连续性及综合实力,决定了托举动作展示的复杂多样;下法多使用技巧下,常见为侧空翻和后空翻;托举形式大多为一托一与二托一的结合,底座变换次数为2-4次,底座变化为托举形式增添了观赏性与复杂性,同时也体现了运动员之间的默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