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经不同时间的双氧水处理的关节软骨的病理切片观察,来了解双氧水对关节软骨有无损害,及作用时间与关节软骨的损害程度之间的关系。探索是否存在一个合理的时间点,既可以有效的避免细菌的感染,又可以不对关节软骨造成损害,或者仅造成可逆性损害。从而避免由于双氧水的使用而加重关节软骨的损害,减少术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机率,避免患者遭受不必要的痛苦。方法:由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组织标本库提供新鲜膝关节标本(选取完整,颜色正常,无表面损害的部分)。首先将未经任何处理的标本进行固定,作为空白对照。其次将标本进行锐性切割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结合临床实际操作将对照组及实验组再分别分为30秒组、60秒组、90秒组、180秒组、5分钟组、10分钟组,共六组。将标本置入容器之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同时加入生理盐水及双氧水,待30秒,60秒,90秒,180秒,5分钟,10分钟后分别取出各组,并同时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固定液之中给予固定。24小时后,以骨刀将软骨从标本之上完整剔下,去除边缘及不规则部分,留取完整的部分制作大小约0.5x0.5cm两块。制作过程中注意保护软骨表面,防止人为损伤。依次完成其他各组的组织切片标本的制作过程。进行石蜡包埋后,制作切片。分别进行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的切片制作。制作完毕后,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组织结构的变化。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结果差异,及不同时间内的结果差异。结果:1.标本大体观察:当标本之中注入过氧化氢之后,由于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与组织内过氧化氢酶接触后,瞬间可见有大量气泡生成。处理完后,观察标本的颜色可见:对照组基本保持正常软骨的颜色,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失去软骨正常颜色,被漂白,软骨表面略粗糙,随浸泡时间的延长而改变明显。2. HE染色观察:对照组随时间的改变,变化不明显。实验组在30秒时仅浅表层外层少数细胞出现空泡,到90秒时空泡逐渐增大,并出现了分层,在180秒时更加严重,但是到5分钟及10分钟时虽表层较180秒减轻,但出现了过渡层的改变,表明损害进一步加深。3.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软骨细胞形态改变与HE染色观察相符。对照组失染程度改变不明显,实验组随着时间的延长,30秒时出现轻度失染,180秒出现中度失染,10分钟时出现重度失染,没有不染色情况出现,表明软骨基质随时间的递增,破坏逐渐加重。4.免疫组化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软骨细胞形态改变同其他两种染色方法改变情况相符,其中Ⅱ型胶原蛋白染色改变无明显差别。5.mankin评分:显示在各个时间段,实验组较对照组评分高,随时间延长,评分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双氧水对软骨的损害自30秒后即出现,随着时间的延长损害加重,至5分钟时,损害突破软骨浅表层,达过渡层,出现软骨细胞的气球样变。对软骨基质的损害,随时间的延长向深层蔓延,软骨失染程度增加。对Ⅱ型胶原蛋白的影响,无明显改变。2.在临床清创中,不应使用双氧水对关节软骨进行清创处理,因双氧水在30秒内达不到良好的杀菌效果,但对关节软骨已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