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瓦斯煤体一维渗透失稳模拟试验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煤层在瓦斯渗透压力作用下的失稳机制,研制了一套试验装置。装置包括煤样室、模拟巷道、煤样压实装置、揭煤装置、气压测量及注气系统。煤样室和模拟巷道结构相同,采用无缝钢管制成,采用多节拼装的形式,每节长度为0.5m,内径为199mmm,用法兰连接;采用球阀作为揭煤装置,球阀的内径为40mm;煤样压实装置采用千斤顶施压,加载能力为25MPa,千斤顶伸长量为500mm,保证煤样室的煤样能够得到均匀的压实;注气系统为高压氮气瓶;气体压力测试传感器的采样间隔为lms,最大量程为1MPa。进行了煤层临界气压梯度模拟试验,方法是:煤样粒径小于5mm,经15MPa压力下压实,煤样密度为1.14g/cm3,孔隙率为13.4%,纵波波速为799m/s,进行不同注气压力下的揭煤试验,测得临界气压梯度为2.19MPa/m。试验结果验证了煤层存在临界气压梯度这一结论的合理性。进行了有无反滤层的对比揭煤模拟试验。煤样粒径小于5mmm,经15MPa压实,注气压力为0.4MPa。先进行了二次无反滤层揭煤试验,煤样质量分别为72.06kg、72.35kg,揭煤后突出煤样质量分别为51.11kg和48.66kg,突出煤样质量占总质量比分别为70.9%、67.3%;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在揭煤装置前安装砂袋作为反滤层,煤样质量为73.88kg,揭煤后突出煤粉质量为4.76kg,突出煤样质量占总质量比为6.4%。实验结果验证了反滤层控突措施原理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制造大国与出口大国,然而却不是制造强国。制约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五轴数控技术,它是船舶、航天航空、模具、高
学位
学位
细长轴的长度和直径之比(L/D)一般都大于20,车削时机床—工件—刀具工艺系统的刚性较差,工件极易弯曲且产生振动,特别是加工锥形部分时刚度更差。另外,由于细长轴热扩散性差,切削
中国黄土分布很广,大量工程建设在黄土地区进行,而黄土所具有的特殊性质—湿陷性是黄土地区的最典型的工程地质问题,常常对工程建设具有极大的破坏性。对黄土的湿陷性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针对黄土湿陷性的区域变化特点,自陕北—关中不同地貌单元下同一层位黄土取样七组。首先,在实验室进行常规分析及湿陷性测定,分析不同区域各项物性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湿陷性存在的定性关系,得出自北向南湿陷性逐渐变小,天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以矿山物质为主要来源的泥石流沟,针对其与自然泥石流不同的物质来源进行分析。随着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七、八十年代的开采只追求
分形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法,在非线性研究领域有着自身的优势。它的研究对象是非线性系统中及不规则的几何形体。自80年代被创建以来已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齿轮表面接触的研究普遍建立在Hertz接触理论上。其在计算接触面积方面存在较大的误差,同时在粗糙表面的表达上受测量仪器分辨率的影响较大,计算结果不稳定。而分形理论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本文将齿轮接触作为研究对象,
本文同时考虑采矿和矿坑降水两方面因素,研究铁法煤田大隆矿区因采矿引发的地面沉降和地面塌陷两种地质灾害。应用地表变形模拟软件模拟出因采矿引发的地面沉降变形曲线和水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也随之产生:致命的石油危机、交通状况的恶化、惊人的车辆垃圾、城市环境污染等。国际车辆专家认为,车辆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课题变得越来越重要,绿
本论文通过研究压缩机设计的历史和现状,分析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已有知识的继承和利用,提出了基于VC++的压缩机CAD系统设计。依据用户提供的排气压力、排气量、驱动和冷却方式等要求,提出基于压缩机实例,采用快速成型法对压缩机进行选型,在所获得的选型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评价、选择最佳总体设计方案。通过选取的总体设计方案,进行压缩机热力计算得到各级压力比、实际进排气压力、排气温度、气缸直径、最大活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