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PT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各项性能优异,不仅有着优异的抗污能力,而且织物弹性较好,质地柔软,其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在服装、地毯等领域,目前由于其生产原料丙二醇可以通过生物法来大量生产,因此对PTT的研究逐渐多起来。本文采用热塑性弹性体(TPU)对PTT进行共混改性,主要研究PTT/TPU共混体系的相容性,流变性以及共混纤维的制备和结构性能研究。首先用溶解度参数法,聚合物焓变法,比浓粘度法以及粘度法对聚合物体系的相容性进行理论预测,结果表明聚合物体系两相间是部分相容的;采用DSC,FTIR,UV,SEM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DSC结果表明聚合物体系只有一个比较明显的Tg峰;FTIR分析采用表面反射的方式,曲线中未出现TPU的特征峰,从侧面显示PTT/TPU聚合物体系是部分相容的;UV曲线表明共混膜的透光性均小于PTT膜,且当TPU含量继续增加时,共混膜的透光性提高了,表明TPU与PTT相容性增强;SEM显示当PTT/TPU聚合物体系中TPU比重变大时,断面处颗粒状物减少,逐渐以絮状形式为主存在于PTT连续相中,聚合物体系相容性变好。其次,研究了PTT、TPU以及PTT/TPU聚合物体系的流变性能以及流变试样的聚集态。研究表明,PTT、TPU和PTT/TPU聚合物流体均为假塑性流体。PTT与TPU相比较,其非牛顿指数高,说明PTT非牛顿性更弱一些,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不如TPU;在同一剪切速率下,PTT的表观粘流活化能明显高于TPU,表明PTT对于温度的敏感程度更大。随着体系中TPU比重变大,聚合物体系的非牛顿指数越来越小,表明聚合物流体对剪切速率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同时聚合物体系的粘流活化能也是越来越小,表明聚合物体系对于温度的敏感性减弱,在后续加工过程中可以适当调节剪切速率和温度;通过对聚合物的力学性能分析,可知当TPU在体系中比重不断变大时聚合物体系的弹性模量降低,断裂伸长率增加,所以TPU的加入对聚合物体系有一定程度的增韧作用。最后,采取熔融纺丝的方法制备PTT纤维以及各配比的共混纤维,对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和热性能进行了研究。当拉伸倍数不断变大时PTT纤维的弹性模量略微降低,另外经过热拉伸后的PTT纤维出现了明显屈服点,断裂伸长率也是不断变大的;当体系中TPU比重不断变大时聚合物体系的弹性模量减小,断裂伸长率则是不断变大的,断裂强度下降,共混材料变得更加软而韧;对纤维进行热分析,在PTT/TPU共混纤维中,随TPU含量的增加,结晶度减小,结晶完善程度降低,这是因为TPU的加入破坏了分子链的规整性,使得分子间作用力降低;对热拉伸后纤维的DSC分析可知,当体系中TPU的比重不断变大时,结晶度降低。热拉伸纤维相对于初生纤维,结晶度增大,这主要是拉伸造成纤维中分子链段和晶体取向诱导结晶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