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处理的果蔬溯源秤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914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对于食品溯源体系建设的日益重视,商务部“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中。溯源秤作为集计量称重、打印凭证、无线通讯、电子结算、数据上传为一体的终端设备,通过与物联网技术的“嫁接”,已经成为了食品流通追溯体系中的关键一环。目前传统的溯源秤主要采用人工记忆输入或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扫描的形式来输入果蔬产品的类别信息,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成本,同时也不利于果蔬产品的自动售卖。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开发研究了基于图像处理的果蔬溯源秤系统。本系统采用C/S架构模式,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采用无线网络进行数据通信,其中客户端运行在嵌入式系统平台上,负责果蔬销售功能和果蔬图像识别;服务端运行在PC机平台上,负责对客户端销售的信息进行管理。本文主要工作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设计了果蔬溯源秤系统的整体方案,系统采用C/S架构,通过无线局域网,服务端软件可以远程管理客户端上的数据。搭建了系统开发所必须的软硬件开发环境,为开发溯源秤系统奠定了基础。(2)在自制的图像采集平台上,拍摄了六种光照环境下的13种果蔬图像数据库,共计1560张果蔬图像。研究了果蔬图像预处理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Lab颜色空间的K均值聚类图像分割算法,与经典分割算法的对比试验显示了本算法对于果蔬图像分割的准确性和光照鲁棒性。(3)深入研究了果蔬图像的全局颜色直方图特征和局部二值模式特征,比较了OAO、OAA和DAG这三种多类SVM算法。在此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纹理特征的多类SVM果蔬识别算法。基于本文果蔬图像数据库的对比识别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GCH+LBP+OAO SVM果蔬识别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4)完成了溯源秤系统的客户端软件和服务端软件的开发。客户端软件开发中重点研究了基于V4L2的图像采集模块的开发、称重数据串口通信模块的开发和基于wpa_supplicant的Linux Wi-Fi通信模块开发;服务端软件开发中详细设计了溯源秤系统数据库,开发了信息管理界面,制定了服务端与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协议,并且实现了基于Tcp协议的Socket通信编程。(5)搭建了实地联试环境,对整个系统进行了全面的功能测试。在测试中,系统运行良好、功能实现正确,验证了本系统具有较高的实有价值。
其他文献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码)以其低复杂度的迭代译码算法和可逼近信道容量限而成为目前最佳的编码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众多编码研究学者的关注。本文在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现有
大规模MIMO技术能够在有限的频率资源条件下,大幅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是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中非常具有潜力和研究价值的研究方向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多小区多用户MI
基于图像的绘制(Image-Based Rendering,IBR)技术从一系列已知的参考图像出发来生成新视点的图像。与传统的绘制技术相比,IBR技术具有不需要复杂的场景建模、绘制速度快、真实
为了便于3G系统向大量分组数据业务的演进,3GPP R5中引进了HSDPA这个新的概念。基于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快速物理层(L1)混合ARQ(HARQ)等关键技术,HSDPA技术有效的提高了用户
图像质量的评估主要由点扩散函数(PSF)进行,主瓣宽度、旁瓣电平是两个最重要的评估标准。医学超声成像系统中比较核心的部分是波束形成器。波束形成包括发射波束形成和接收波
在无线信道中实现可靠、高速的数据传输是无线通信的目标和要求。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具有抗多径时延、抗信道衰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在OFDM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