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肤组织的缺损是整形和烧伤外科中常见的问题,多发生于烧伤、瘢痕或肿瘤切除后以及外伤性皮肤缺损、全身性疾患导致的皮肤慢性溃疡等情况。对于较浅的烧伤创面或小面积的皮肤全层缺损,可以通过残存皮肤附件的干细胞再生或临近皮肤的上皮细胞迁移而愈合。对于较深的创面如Ⅲ度烧伤创面或大面积的皮肤全层缺损,需要采用自体皮肤或人工组织工程化皮肤进行修复。临床常用的修复方法存在着许多缺点,如造成供区的损伤,大面积烧伤患者缺乏足够的自体皮肤,而异体皮移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目前应用于临床的皮肤组织工程产品仍存在一定的免疫排斥反应,治疗效果欠佳。瘢痕的形成及严重程度和创面修复的时间关系密切,创面愈合时间越长,胶原沉积越多,导致形成的瘢痕越严重并影响局部的功能。因此如何能够快速覆盖并修复创面,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治疗前景。 近年来干细胞的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的思路和可能手段。干细胞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化成各种类型细胞。由于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受到伦理学方面限制,因而成体干细胞的研究便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不同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分化潜能,体外或体内可以分化为骨、软骨、肌肉、脂肪、血管内皮、肝脏、胰腺、神经及上皮等多种组织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可通过抽取自体骨髓分离得到,但对病人造成创伤较大。近年来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中存在一群类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体干细胞。其多向诱导的能力和基因转染的效率和MSCs没有明显的区别,而脂肪来源的干细胞(ADSCs)具有以下优势:不需要大量的特殊血清扩增、供区损伤很少且可以分离大量的干细胞。目前没有将ADSCs向表皮细胞分化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首先从人脂肪抽吸物中分离培养ADSCs,实现其体外长期传代及大量扩增。并对其增殖情况、细胞周期及染色体情况进行分析。同时检测了CD90、CD44、CD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