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噪声语音识别的前端处理算法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78d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噪声语音识别技术是语音识别系统走向实用化的一个关键性难题。尽管现有的语音识别系统对纯净语音已达到了很高的识别精度,但是无处不在的噪声带来了训练模型和测试语音之间的失配,识别器性能会急剧下降,在很多情况下无法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本文对噪声环境中的语音识别的前端处理分别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端点检测、语音增强和特征提取。首先研究了端点检测,它是进行语音增强和有效提取语音特征的前提和保证。深入研究了短时能量、短时过零率和基于频带方差的检测算法,在分析了以上算法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自适应子带频谱熵和功率谱熵的端点检测算法,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接着研究了语音增强,它不仅是有效提取特征参数的前提,也是语音合成和语音编码中的重要环节。对常用的谱减法、维纳滤波法和MMSE谱估计法进行了一定的理论阐述,并通过实验仿真验证了三种算法,又进一步对谱减法作了改进,实验仿真证明了改进后的谱减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增强算法。最后研究了特征提取,它是语音识别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对常用的LPCC和MFCC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推导,接着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特征参数——基于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的感知倒谱系数PMCC,并在不同信噪比下做了大量的识别实验,对三种特征参数进行了比较,实验表明该参数确实优于LPCC和MFCC。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  【关键词】数学 有效性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54-02  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让数学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有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对于其发展要求。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在根本上发生变化。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来探索如何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5
【摘要】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走进课堂显示着它无与伦比的优势,能充分营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能为教师教学的顺利实施,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当前各类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提高了教育的智能化水平和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多媒体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多媒体 数学课
【摘要】记忆中的数学课堂总是枯燥无味、使人昏昏欲睡的,而学生们和教师需要的却是愉快、轻松的互动课堂,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们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所以新型的教学方式应该是更轻松、更自由的。  【关键词】自由 思考 互动 初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52-02  初中的数学课堂往往是教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然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信息化已成为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电子政府”,推行电子政务成为政府目前的发展方向。为了弥补传统电子政务,特别是
【摘要】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是新课改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本文将着重论述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策略以及创新方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 新课改 初中教学 信息技术 创新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55-01  在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人类生活的变革带来了巨大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