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篇分析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以来,就一直受到语言学界广泛关注。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篇分析,如广告、剧本、政府公文等。研究内容侧重语言层面包括语音,语义和语言结构等。在众多语篇分析的理论中,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广为人知并得到广泛应用。但随着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信息传播的方式也逐渐多样化,人们不再仅通过单一文本传递信息,而是包含多种模式,例如音频、图像、视频等。多种模式之间的界限也逐渐模糊起来。随着新模式应用不断增加,局限在语言层面将无法满足对新语篇研究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语言学家把对语言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对图像、声音、颜色等多模态交际手段研究。新的语篇研究方法应运而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由Kress和van Leeuwen提出的视觉分析法,该分析方法是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发展而来。广告是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而平面广告因为传递信息简洁明了,能瞬间扣住人心,是广告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随着商业不断发展,平面广告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报纸、杂质、网页,平面广告无处不在。其一大特点就是包含多种模态,包括文案、图形、线条、色彩、编排等。本文选取其中一类即汽车广告做深入研究。随着汽车在人们生活中的大量使用,汽车广告数量也在逐年攀升。所用语篇均选自《汽车杂志》,该杂志是中国大陆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版面最多的高端时尚汽车专业媒体,是中国汽车资讯传播领域的领导者。本文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角度出发,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和vanLeeuwen的视觉分析方法为理论依据,探讨汽车广告语篇中文本和图像符号系统如何共存,产生意义,实现广告目的促使人们采取行动的。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结构。第二部分是相关学科文献综述。第三部分解释本文所用理论框架,第四部分对语料进行详细分析,最后第五部分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以及本文的局限和对今后研究的建议。论文以平面广告中的图像和文字为例,揭示了多模态语篇分析在研究广告意义与作用方面发挥的作用,说明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在广告语篇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丰富了广告语篇分析的研究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