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对未成熟脑缺氧缺血损伤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l1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a-ischemia brain damage,HIBD)时皮质和海马区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和黄芪对皮质和海马区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用新生大鼠建立新生儿HIBD的模型.于缺氧后不同时间点取脑,分别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计数结扎侧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死亡率,免疫组化检测皮质及海马区caspase-3(半胱氨酸蛋白酶-3)蛋白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反应(RT-PCR)检测caspase-3 mRNA表达,三等分迷宫测试成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分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干预治疗组和胞二磷胆碱治疗对照组观察并对比上述指标.结果:模型组结扎侧皮质24h与5d时神经细胞死亡率分别为25.4%和48.1%,海马CA1区分别为20.7%和44.7%.模型组皮质与海马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于脑缺氧缺血后6h轻度升高,24h达高峰,48h后下降,5d~7d时回复接近基线水平.黄芪治疗组脑缺氧缺血后结扎侧皮质和海马CA1区神经细胞死亡率明显降低(p<0.01);结扎侧皮质与海马caspase-3 mRNA的表达峰值分别降低了45%和44%~46%,caspase-3蛋白表达峰值分别降低了40%~43%、35%~41%;治疗后远期随访,成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提高.胞二磷胆碱治疗组这些指标也较模型组明显改善,但改善幅度小于黄芪组.结论:①caspase-3在未成熟脑HIBD后有一高表达过程,提示caspase-3参与了未成熟脑HIBD后皮质及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进程;②HIBD后存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其干预治疗应在HI后即刻开始,最迟不晚于24h,并且治疗应持续7天,该时段是治疗未成熟脑损伤的最佳时机;③黄芪对未成熟脑HIBD后皮质和海马部位有明显的神经保护功能,此功能与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关,黄芪的神经保护功能尤其远期疗效优于胞二磷胆碱.
其他文献
目的:肿瘤转移是影响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的主要因素.78%肿瘤病人的死亡与器官转移有关.VEGF-C是唯一已知有效的淋巴管生成诱导剂;肿瘤转移抑制基因的发现引起了人们对肿瘤转移
目的:通过测定GST-π及8-OHdG在慢性胃炎组织、胃癌前病变及胃癌中的表达水平,研究二者在不同阶段胃组织中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互关系,为胃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胃
背景和目的:  卵巢癌是妇科肿瘤中致死率最高的肿瘤。化疗耐药是卵巢癌治疗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发生耐药的机制十分复杂,其中,ATP结合盒(ATP-binding cassette,ABC)转运蛋白在耐药
目的:  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观察血管生成素-1 ( angiopoietin-1, Ang-1 )对内毒素( lipopolysaccharide, LPS )诱导的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 Human pancreatic ductal epithelial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