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两性的幸福:论《石头天使》中的女性主义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kw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篇论文分析了玛格丽特·劳伦斯的小说《石头天使》中女主人公哈格对抗父权制,努力追求女性权利,实现男女平等的一生:哈格在父权制社会中成长,由于不满父亲的控制,选择了逃离,勇敢地迈出了追求女性主义的第一步。婚后哈格无法认同丈夫的生活方式和经济限制,放弃婚姻并走上了女性独立的道路,实现了追求女性主义的第二步。当哈格年老体衰时努力寻求尊严,实现了追求女性主义的第三步。但是审视哈格的一生,她既是一名成功的女性主义者,又是一位失败的女儿,妻子和母亲。通过分析哈格矛盾的一生,本文指出劳伦斯塑造哈格这一形象所表达的基本女性主义思想:女性主义最终的目标应该是为了两性的共同幸福,并倡导女性主义者们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和平和谐的解决两性问题。
其他文献
随着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逐步从传统的语言层次转到文化层次上来,翻译研究的的重点也从作者转向读者,从原语文化转向译入语文化。根据文化学派代表人
本文探讨社会语境因素与其对文化特指项(文化词语)翻译的影响。这是个重要的题目,其意义不言而喻。   论文首先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文章的结构。接着,详细综
本论文基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基础,运用韩氏语境理论探讨了语境在实现语篇连贯中的作用,并基于真实语料—应用语言学论文摘要分析。   韩礼德曾定义过语篇就是功能中
《芒果街上的小屋》是当代著名墨西哥裔美国女作家桑德拉·西斯内罗斯的代表作。小说行文简洁优美,内涵丰富,充满正能量;自1984年问世以来一直很受关注,曾多次获奖并被选入美
“五四”前后的翻译文学(1898-1949)在中国翻译史上起着重要作用,对中国新文学发展和繁荣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在“五四”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许多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们不仅广泛
伊塔马·埃文—佐哈尔通过观察翻译对社会的影响提出了多元系统理论,其目的就是要解释在某种特定文化中各种系统的功能。他着重讨论了翻译作为“多元系统”的一个系统在文学多
近年来,澳大利亚文学犹如大洋彼岸的一块瑰宝,其独特的光辉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海伦·加纳是澳大利亚文坛上一个著名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孩子们的巴赫》被看作是澳
跨性别交际是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至少目前可以说妇女和男人是两个语言族群。自1975年Lakoff发表了《语言与妇女的地位》一书,语言学界便开始了广泛而深入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