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考制度的改革及就业形势的变化,每年涌现出数百万的高考复读生,相应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心理问题。复读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和承受来自家庭、学校、自身等各种巨大的内外应激源,很容易产生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乃至未来的发展前途。如何改善复读生的慢性心理应激状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压力接种技术(SIT)是一种认知与行为结合的治疗方法,其目的是通过让求助者学会躯体和认知两方面应对技能的方法,在遇到压力源时做好准备,以便做出有效的反应以增强对压力的抵抗力。目的:针对复读生的心理应激情况,研究将压力接种技术应用于该类特殊人群,观察此技术对提高复读生抗压能力,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提高学习成绩的效应。由此制定一套针对复读生慢性心理应激干预的技术方法,为提高复读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缓解压力提供实效性的援助模式。方法及程序:①问卷调查法,选取242名复读生,采用学生生活应激问卷、中学生健康量表、对应方式问卷和社会支持问卷,比较不同群体复读生心理应激水平的差异,并以244名应届生为参照,对比复读生与应届生得心理应激水平高低;②采用实验法,将符合条件的205名复读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111人,对照组94人),对实验组的复读生进行为期3个月的压力接种技术,再比较二者之间心理应激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和学业成绩;③深入访谈法,以约谈、小组讨论、电话随访方式进行干预、督导压力接种技术的实际应用;④统计方法,根据问卷结果得出心理应激与各变量关系的结构模型。结果:①复读生的应激水平在性别、家庭来源和复读心态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龄和成绩上差异不显著。②复读生的总应激水平显著高于应届生,在生理和情绪的反应、挫折、压力、自我强加因子均高于应届生,复读生处于高应激状态的人数比例大于应届生。③心理应激水平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主要通过挫折、自我强加、压力因子进行影响。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对心理应激均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④压力接种技术干预前后,复读生心理应激水平差异显著。⑤压力接种技术干预前后,复读生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显著。⑥压力接种技术干预前后,复读生学业成绩提高不显著,但成绩进步的人数明显增多。结论:①不同群体的复读生心理应激水平不同,女性复读生的心理应激水平高于男性复读生,农村家庭复读生的心理应激水平高于城市家庭复读生,被动复读生的心理应激水平高于主动复读生。②复读生处于高心理应激状态。③实验研究结果较好的拟和了心理应激与各变量关系的结构模型。④压力接种技术有效降低复读生心理应激水平。⑤压力接种技术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复读生学业成绩的重要途径。结合已有研究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特点与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本研究的对象选取的是高考复读生这一特殊群体,已有研究较少,突出了研究的新颖性。②研究方法采用问卷研究和临床心理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并将压力接种技术应用于复读生人群上,弥补了以往心理干预方法过于单一,针对性差的特点,使心理干预更加全面,为复读生心理应激干预提供了科学的数据资料及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