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与此同时对大鼠予以心理应激刺激,观察并比较大鼠的牙周组织学改变,同时检测应激指标,包括血糖、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hic hormone,ACTH)的水平,探讨心理应激对牙周炎的影响;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牙周组织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表达水平,探讨心理应激对牙周免疫功能的影响;通过检测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1(lactic dehydrogenase1,LDH1)的水平来评估机体缺氧程度,探讨心理应激对牙周炎氧代谢影响的机制。研究结果对于阐明心理应激与牙周炎的关系以及改进牙周病治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清洁级(specific pathogen-free,SPF)4周龄雄性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 group),该组大鼠正常喂养,牙周不做特殊处理;2)单纯应激组(stress-stimulation group):该组大鼠牙周不做特殊处理,与此同时,给予心理应激刺激;3)实验性牙周炎组(experimental periodontitis group):用浸有牙周致病菌的丝线结扎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牙颈部复制牙周炎模型;4)牙周炎+应激组(periodontitis withstress-stimulation group):该组大鼠按实验性牙周炎组方法复制牙周炎模型,同时对大鼠予以心理应激刺激。设建模后2、4、6和8周末为四个时间点,四个组于各时间点分批处死,每时间点每组处死的动物数为5只。大鼠处死前尾静脉采血检测血糖浓度,心脏采血检测血清ACTH、LDH及其同工酶LDH1,评估机体应激状况及组织的缺氧程度;制作牙周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大鼠左侧上颌第二磨牙牙周组织的炎性变化及牙槽骨的吸收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实验组大鼠牙周组织内IL-1β和IL-17的表达情况,通过计算IL-1β和IL-17平均阳性细胞率来评估表达水平。结果1.血糖及血清ACTH水平的改变单纯应激组及牙周炎+应激组血糖及血清ACTH在2和4周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组(p<0.01);单纯应激组在6和8周时血糖恢复正常水平(p>0.05),但牙周炎+应激组血糖水平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牙周炎组(p<0.05);单纯应激组及牙周炎+应激组在6和8周时血清ACTH下降,但仍较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组高(p<0.05)。2. LDH及其同工酶LDH1水平的改变牙周炎+应激组血清LDH在各时点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组(p<0.01);单纯应激组除了在2周时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组(p<0.01)外,在4、6和8周时血清LDH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牙周炎+应激组血清LDH1在各时点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组(p<0.01);单纯应激组除了在2周时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组(p<0.01)外,在4、6和8周时血清LDH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和牙周炎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3.大体标本观察正常对照组和单纯应激组大鼠牙周组织均未见明显的炎症改变;实验性牙周炎组可见牙龈中度萎缩及附着丧失;牙周炎+应激组牙周组织破坏严重,可见重度牙龈萎缩及附着丧失,破坏累及两侧邻牙牙周组织。4.组织学改变正常对照组和单纯应激组牙龈及牙槽骨均无明显改变;牙周炎+应激组牙龈组织的炎症及牙槽骨破坏程度在4、6和8周时明显高于牙周炎组。5. IL-1β和IL-17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牙周炎组和牙周炎+应激组IL-1β和IL-17平均阳性细胞率在各时间点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应激组(p<0.05);4、6和8周时牙周炎+应激组IL-1β和IL-17平均阳性细胞率明显著高于牙周炎组(p<0.05)。正常对照组IL-1β和IL-17在各时间点平均阳性细胞率比较单纯应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单纯的应激刺激不会导致牙周炎的发生;2.应激刺激能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程度和牙周组织的破坏程度;3.应激刺激可能通过增加IL-1β和IL-17的表达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和破坏;4.应激刺激可能通过降低牙周组织氧代谢水平加重大鼠牙周炎症程度。本研究中,我们研究的数据表明大鼠动物模型牙周炎症严重程度与心理应激及牙周组织缺氧有关。此外,降低心理应激水平对口腔健康可能有重要作用。据我们所知,本研究首次证实了心理应激可诱导形成牙周组织缺氧微环境,IL-1β与IL-17在心理应激的实验性牙周炎动物模型中出现高表达。心理应激影响牙周疾病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