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我国全年的煤炭消费量为23.7亿吨,比上年增长了9.6%。煤炭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仍居于主导地位。以燃煤消耗为主的现有能源体系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不会改变,煤炭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将占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正努力将原来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煤炭企业逐步引向以市场为导向的煤炭经营自主体,逐步引导煤炭行业向高效、洁净、环保的方向发展。
但在艰难的体制转型过程中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煤炭企业怎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呢?关键是要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形成以质量为核心的企业竞争力,避免低价格竞争。将内部市场收购制度引入质量管理中,同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经济分析和质量文化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适宜地、高效的质量管理模式,是煤炭企业质量管理的一种新的探索。对阳煤质量管理模式的研究,为同类型国有煤炭企业的质量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益的借鉴。
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从阳煤的产品质量情况,引出了论文写作的背景和目的,并对论文的整体框架进行了简要介绍。
第二章引用了质量管理、内部市场和组织结构三个相关的管理理论,对它们的内容和含义进行了阐述。
第三章是对阳煤现行质量管理环境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分析找到了影响质量管理的深层原因是组织的无效性、管理的低效率和质量体系的不完整。
第四章是对阳煤质量管理模式的重构,同时描述了重构质量管理模式的思路及要素。
第五章是对重构后质量管理模式运营及支持系统的探讨。对构成质量管理模式的两条质量链,即以内部市场交易为基础的收购体系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质量控制及质检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对包括质量文化、组织体制保障、质量信息管理和以质量经济分析为主的评价系统也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