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新旧人教版教材必修一实验部分的比较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573346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在社会,知识越来越受到重视。社会对专业人才的渴求在逐渐增长,学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满足学生今后的发展,也为祖国的未来提供各方面专业人才。自2010年我国全面开始进行教育改革以来,高中生物学课程也需要顺应潮流,进行相应的改革。新教育改革倡导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教育部于2014年12月全面启动了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并于2018年颁布了《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在新课标着重强调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以及我国生物科学迅速发展的国情下,原教材的有些科学术语已不再合适,最新科学前沿也需要更新。在此背景下,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以2004版生物学教材为基础,重新进行编排、修订。修订后的2019版教材与2004版教材相比,其教学内容、教学难度、课程设计都有了相应的改变。而生物学教学中实验教学不仅是学科教学的特点,也是教学的基本形式。笔者在对新旧课程标准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比2004版与2019版必修一教材中实验部分的具体内容。研究对象主要针对教授生物学教材必修一的教师,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比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总结出两版教材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加深教师对于2019年人教版教材中的实验部分的理解与应用,为实验教学提供帮助,并对此提出几点建议。在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实验是贯穿整个高中生物学教学内容的。实验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中的分析与综合思维、比较与类比思维、发散与集中思维、归纳思维、创新思维等。有利于学生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流程,为后续个人发展奠定基础。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在2003版人教版教材的应用下,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虽有开展,但仍然存在众多的问题。有些由于实验材料、实验方法等原因,在高中生物学实验室是比较难以开展的。2019版教材对此进行了相应的改良,本次研究笔者将围绕生物学科的核心素养,即科学思维,生命观念,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新旧教材实验进行对比分析。新旧教材实验部分有以下几点区别:1、新教材在实验数量上有相应的增减,验证类实验有所减少,探究类实验有所增加,将模拟与模型构建类实验改为思维训练进行学习;2、新教材排版更加美观,增加学生视觉舒适感;3、新教材的验证类与探究类实验图片有所增加,且图片更加清晰真实;4、在编排实验流程方面,新教材在实验开始前,增加背景知识介绍。在实验结束后,加入知识总结,使学习更系统,以便于学生构建知识框架;5、对于实验内容,2019版教材更加细致,注重细节处理与误差分析;6、新教材将多个“实验”活动改为“探究·实践”活动,大幅度提高了探究实验的可操作性。如在验证类实验中融入探究成分。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使用2019版教材进行教学的教师比未使用的教师,生物学实验课开展率有所提高。由此可看出2019版教材相比2004版教材所做的修改是被大多数教师实践所接受。2019版教材实验部分所做的修改,体现在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等诸多方面。新教材在体现中国基础教育特色的同时,突出生物学科的科学性、创新性、趣味性,真正做到了学生好学、老师好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开放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人教版2004年与人教版2019年高中生物学教材必修一实验部分内容。研究新教材对实验教学的优化之处,并对新教材实验部分编写所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良意见:1、加强生物学实验安全教育;2、创新实验方法与实验材料;3、增加拓展资料学习;4、标明图片来源,尊重知识产权。本研究对使用人教版新教材进行一线实验教学的开展、实验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实验设计的改进等有一定借鉴意义。
其他文献
现代教学越来越多地利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其对教育模式和方法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教学模式多样化的利与弊进行简要分析,以期扬长避短,使现代教育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教学,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对流扩散方程的特征差分方法具有计算稳定,计算效率高等优点,在流体力学的数值模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样条插值具有光滑性能好,精度高等优点,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合特征差分方法和样条插值的优点,提出了具有良好计算效果的基于样条插值的特征差分方法并运用离散泛函分析方法给出了其差分解对真解的误差估计式。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一维对流扩散方程基于三次自然样条插值的特征差分方法,我们对
近年来,由于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智能可穿戴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并使得它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智能传感纺织品是可穿戴纺织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纺织品的应用中,制备具有高灵敏度的柔性压力传感器并与纺织品的无缝集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因此目前有不同结构聚合物集合体的材料作为基材来制备柔性压力传感器。纺织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纺织结构、优良的弹性、亲肤性,并能与服装无缝连接等特
目的:选择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住院患者和同期、同年龄组儿保门诊查体健康儿童,检测血清25-OH-D3和总IgE的含量,探讨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及儿保查体健康儿童血清中两者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且比较分析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中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评估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的检测指标变化情况,探讨患有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急性发作期维生素D处于不同程度的缺乏程度,症
研究目的对880例低出生体重儿(LBWI)进行分析,查找LBWI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并发症,为临床医师及孕期保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分别分析880例LBWI和同期正常出生体重儿(NBWI)产妇的基本情况及其临床特点。研究组为880例活产LBWI,对照组为同期880例活产NBWI,分析影响因素。按体重不同,将880例LBWI分为≤1000g组、1000~1500g组和1500~2500g
学位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单、双侧穿刺方法在治疗老年女性胸腰段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对椎体高度和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因部分胸腰段椎体(T12、L1)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在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接受PVP手术治疗的女性患者,患者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为(73.53±6.37)岁。选取病
随着科学技术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也随之不断提高,因此,对列车运营的安全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高速列车故障诊断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的重要工具,通过实时分析高速列车数据来获取异常信息,从而实现对高速列车故障的定位,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在高速列车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基于大数据和知识的高速列车信息控制系统故障建模理论与方法”开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