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道德研究中,道德自律一直都是学者们关注的概念和追求的目标,道德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基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利益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道德反映的是最大限度上的人类社会共同意志。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道德选择基本依附于政治权力和命令,从宏观上,这种权威使得人们不得不按照道德规范的要求行动,但是在思想上尚未达到自律的程度,缺乏自主性、自觉性,这种稳定的道德秩序是非常脆弱和有限的,它限制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及社会的文明进步。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虽然加剧了道德冲突,但也使人们的主体性、自觉性得到发挥,道德自律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人们在竞争中能够做到公平自觉地遵守规范,达到互惠互利的目标,这样就可以避免法律等他律手段的滞后性弱点,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本文系统考察了国内外道德自律思想的相关理论,分析了道德自律的形成过程,在对道德自律概念、特征及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论述了道德自律实现的基础,进而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自律实现的途径。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道德自律的概念、特征及意义,立足于伦理思想家们对道德自律的精辟论述,总结出道德自律的概念,结合现实社会,从他律角度审视道德自律,通过分析道德自律形成过程对道德自律进行界定,阐述了道德自律的基本特征及意义。在这里,我们既可以把道德自律看做道德的特性所在,称其为道德的自律性,强调是一种理性的自我主宰,不受客观外界事物影响的纯洁严肃的精神;又可以把道德自律理解为道德发展的终极目标,是道德自身价值的体现。第二部分从社会、历史和人性三个角度分析道德自律实现的基础,通过对道德自律实现的社会基础的分析,揭示出经济运行与社会文明程度对于道德自律实现起到的推动作用,通过对道德自律实现的历史基础的整理分析,总结国内外道德自律思想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方面,通过对道德自律实现的人性基础的分析,阐述典型的人性理论观点,落脚点是人性和道德自律的相互作用,人性是道德自律实现的出发点和动力。我们必须运用历史辩证法以理性的态度来审视国内外道德自律思想及人性理论,对其进行客观的评析。文章主要整理的是两种理论的精华部分,对值得今天市场经济借鉴的部分进行概括。第三部分从三个角度展开对道德自律实现途径的分析。道德自律的自我主动性培养是从内部机制的角度阐述,道德自律的外部机制的构建是从外部机制的角度阐述,内外部机制都要通过实践活动发挥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构道德自律运行机制的前提就是把道德自律放在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是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和交往,而形成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则,这样的秩序和规则形成相应的道德,它是由人们自己的活动创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