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宣传工作,始终把党对群众的思想领导放在首位。为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就着手建立党对人民群众的宣传网。作为建国初期中国宣传网制度建设的“试验田”,东北在探索宣传网过程中有其独特的建立背景、发展过程、宣传特点及运行机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国内外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或是对新中国宣传网制度进行整体研究,或聚焦于关内某些特定地区,如江苏、湖南、川北等地宣传网建设情况,有关东北宣传网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其重视程度明显不足,因此对东北宣传网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借鉴国内外学者既有的研究成果,搜集、归纳与分析东北地区档案馆、图书馆中丰富的原始资料,进而采用文献分析、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及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对1950-1958年东北宣传网进行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对1950-1958年东北宣传网的国际与国内背景进行探究,深入剖析建国初期东北建立宣传网制度的动因,论述1950-1958年东北建设宣传网的必然性。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从纵横双向整合的维度来深入解析东北宣传网:一方面,对1950-1958年东北宣传网的建设历程进行纵向考察;另一方面,对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地建设宣传网的区域特色进行横向探究。再次,从宣传主体、宣传类型和宣传内容等方面,对1950-1958年东北宣传网建设情况进行深入探析,从而勾勒出东北宣传网的基本脉络。最后,以上述四章为依托,对1950-1958年东北宣传网的基本特点进行剖析,并阐述其历史作用,总结其主要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