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当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最严重疫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应用乳胶凝集试验进行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血清抗体阳性率调查。先后在福建省的福州、宁德、莆田、泉州、龙岩、三明、南平等7市的212个养猪场(户),采集2474份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1543份样品抗体阳性,阳性率为62.37%,其中免疫猪和非免疫猪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42%和11.05%。未免疫的规模猪场和散养户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67%和5.88%,福州、龙岩两市的两个未免疫规模猪场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高达50.00%和46.67%。应用PCR方法进行猪群PRV感染情况调查。先后在以上7市的182个猪场,采集可疑病料909份,结果有42个猪场的191份样品为PRV阳性,猪场和病料的阳性率分别为23.08%和21.01%。从发病时间看,以12月至次年3月发病最多,阳性率高达23.66%;4月至5月次之,6月至11月最低。从猪群发育阶段的分布看,初生仔猪和保育猪阳性率较高,分别是26.38%和12.96%;育肥猪和种猪阳性率较低,分别是5.26%和5.56%。将PRV阳性病料再进行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园环病毒2型检测,仅检出PRV一种病毒的阳性猪场和病料数分别占总数的57.14%和61.78%。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PRV感染在福建省猪群中普遍存在和流行,已成为当前福建省猪群的主要疫病之一,并有从单一感染向混合感染扩大的趋势。PR的发生与气候有关,12月至次年3月是福建省最为寒冷的季节,也是PR的高发季节;PR对初生仔猪和保育猪危害最为严重,应重点做好这两个发育阶段猪群的防范工作;PR也是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致病因素,应加强对母猪的监测,一旦检出PRV感染,要采取坚决淘汰的措施,逐步进行净化;规模猪场PRV感染程度比散养户严重,饲养管理条件差的猪场特别严重,应着力提高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疫苗免疫是当前福建省防控PR的主要措施之一,疫苗的使用降低了发病率和死亡率,但是免疫猪群的抗体水平仍然较低,应加强抗体监测和免疫接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