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疾病生存质量量表的理论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ncy1235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发掘、整理中医情志医学理论,从中提炼有关量化的内容。根据量表的制作原理,提出中医情志疾病生存质量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以期为进一步编制成熟可靠的情志疾病生存质量量表奠定基础。  方法:采用文献整理的方法,对祖国传统情志医学理论、现代情志医学研究进展及国内外生存质量的文献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中医基础理论对情志疾病的认识及其临床特点,应用逻辑推理的方法提出中医情志疾病生存质量量表的理论结构模型。  结果:本课题研究表明:首先,从现代心理学看来,中医所言的情志,包含了情绪、情感等心理活动,情志疾病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防治过程中精神心理因素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以神志异常为主要症状表现的一类病证,体现出情志医学与现代心理学有极大的相关性。同时,中医古籍情志疾病病案定量辩证的方法和依据,与现代心理测量学也非常契合;其次,现代心理学、测量学和统计学的有效融合,推动了西医生存质量量表的发展。它主要包括临床(医务)人员报告资料、生理报告资料(实验室指标)、照顾者报告资料和患者报告资料等四个方面的内容。适当合理的参考借鉴这些理论与方法,并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与优势是建立情志疾病生存质量量表的有效途径;最后,中医传统理论的阴平阳秘、形神学说、精气神学说和七情学说等是建立中医情志疾病生存质量量表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建立中医情志疾病生存质量量表具有可行性。  结论:中医情志疾病生存质量量表应该包括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交际、环境影响四个维度。这种理论结构模型有其深厚理论基础与实践价值,为进一步编制成熟可靠的情志疾病生存质量量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验证徐军建教授的肾复宁合剂治疗早中期脾肾气虚、瘀浊内壅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做出如实评价,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方法:1.采
研究二阶单面非完整系统的Noether定理及逆定理.首先给出系统的Gauss原理及非等时变分;其次基于微分变分原理在无限小变换下的不变性,得到了二阶单面非完整系统的Noether定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