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工原料的低碳路线分析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m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推动了可再生资源的发展,开发以生物质和CO2为原料合成化学品的工艺成为热点,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但是,目前这些工艺路线存在产物收率低、生产成本高、反应效率低等问题,制约了其工业化进程。通过概念设计和工艺模拟建立这些工艺路线的生产模型,检验其技术可行性,进而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等方法探索其能源消耗、经济成本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识别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从而为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提供参考,推动这些工艺路线的发展。基于此,本论文从技术、经济、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探索了以可再生资源生产有机化学品烯烃(乙烯和丙烯)、乙二醇、长链烷烃和环己烷类化学品的工业应用前景,为化学品的低碳发展提出了建议。在烯烃的评价中,论文通过结合文献调研和工艺模拟,设计并考察了烯烃的20种不同生产工艺的技术经济和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发现烯烃的可再生资源工艺路线具有碳减排潜力,但经济成本高于化石工艺路线。通过集成碳捕集与封存、调变原料价格、扩大生产规模等措施探索不同路线的节能减排潜力,并结合我国乙烯行业的历年发展趋势,探索我国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方法,提出以年均1.1%的增长速率发展生物质制乙烯路线的方案。以生物质为原料生产乙二醇的工艺具有原料可再生、原子经济性高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该工艺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未有工业化装置。论文设计并建立了生物质基乙二醇的工艺生产模型和评价系统,通过工艺模拟、技术经济分析和生命周期评价探索生物质基乙二醇在技术、经济、能耗、温室气体排放等方面的潜在机遇,预判其工业化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制约因素,以此针对性地提出5种改进措施并确定盈亏平衡点,包括提高乙二醇收率、提高预处理产物浓度、发展更高效的脱水技术、提高生物质的收集率、发展清洁高效的氢源等,最后通过情景分析考察了碳税对生物质基乙二醇的影响,为生物质基乙二醇的工业化放大提供技术方案。长链烷烃是柴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基于光催化脂肪酸脱羧制备长链烷烃的基础研究,论文设计了以大豆油脂肪酸为原料,经光催化反应制备柴油的生产工艺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命周期评价,发现与石化柴油相比,该工艺目前没有实现节能减排的预期目标。为实现环境友好性,设置情景分析探索发电方式、量子效率、发光效率、溶剂与底物质量比等因素对环境效益的影响,确定目标值,为实现长链烷烃的清洁生产提供建议。1,4-环己烷二甲醇、1,4-环己烷二甲酸和1,2-环己烷二甲酸二乙酯是工业上常用的单体,设计了生物质生产三种化学品的工艺路线,结果表明生产过程中高的醇酸(溶剂与底物)比例和生物质预处理过程中高的溶剂消耗是造成三种化学品在生物质路线中环境影响高的主要因素,为下一步的实验改进指明方向。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品低碳评估,发现以可再生资源生产有机化学品的工艺路线目前发展迅速,但受限于技术现况和生产成本,甚至有些工艺的环境影响也高于传统的化石资源工艺,所以开发高效的反应过程、优化工艺条件和集成节能减排新技术是接下来的努力方向。
其他文献
团簇是介于微观原子、分子和宏观凝聚态之间的物质结构新层次,广泛存在于催化、晶体生长、光学和磁学器件、团簇自组装材料、环境与能源等诸多物理化学现象和过程中。团簇性质随所含原子数目和结构形状发生显著变化,其演化规律在过去几十年中得到广泛关注。对于多组分团簇,原子的位置序列与固相中的排布差异很大,团簇科学在发展理想新型材料中有重要指导意义。由于实验上很难确定团簇的精确结构,所以理论上发展具有预测能力的计
现代医学影像学为人类防治疾病做出了重要贡献,是自然科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层出不穷的医学成像技术为生物组织的影像学描述提供了新的工具,其在临床诊断、外科手术、放射治疗、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受成像机理的限制,各医学成像设备得到的医学影像均还存在某些不足,例如:影像空间分辨率不高,影像结构信息欠缺,影像代谢信息不足,或者影像需要多模态融合才能满足复杂疾病的精确评估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为发
为打造文化旅游景区、宣传曹溪文化广场的文化特色,大南华项目施工完成了独具特色的菩提叶大门雕塑。本文主要介绍菩提叶大门雕塑的施工过程,包括对雕塑安装及其龙骨变形控制、油漆喷涂、雕塑照明等相关施工技术的阐述。该项目的成功实施表明:该施工技术可保证雕塑施工的精准度,能达到雕塑设计要求的艺术效果,并达到了景观效果及文化品位提升的目的,可为同类型雕塑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射频感性耦合等离子体(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ICP)源因具有密度高、装置结构简单以及均匀性良好等优点,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芯片刻蚀、中性束注入以及材料处理等高新技术领域取得广泛应用。为了满足大尺寸芯片加工的要求,等离子体放电腔室大小不断增大,ICP源面临大面积、高密度以及良好的均匀性很难同时实现的难题,如何在大面积尺寸的基础上获取高密度且空间分布均匀的等离子体已经
二氧化锡(SnO2)具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对空气和热稳定,不溶于水,难溶于酸碱,尤其是其折射率达到2.00,且本身为白色,是构筑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结构色材料的理想原料。但与其他无机氧化物一样,SnO2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刚性结构导致脆性大、难以通过晶格参数的改变实现外界刺激响应,且非相干光散射作用的增强导致其结构色的颜色饱和度低。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聚苯乙烯(PS)微球蛋白石光子晶体为模板,在构建孔径
太阳能光伏和光热技术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可再生能源利用形式。近年来,光伏光热(PVT)热泵技术取得了相比于其他太阳能利用技术更卓越的研究成果,该技术集成了光伏发电技术和直接膨胀式太阳能热泵技术,其显著特点在于能够同时产生电力和热能,相比于其他常规太阳能能源系统形式,PVT热泵技术在制备热水、提升光伏发电效率以及实现高效率的多能联产联供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众所周知,一方面,建筑能耗在社会总
电磁波吸收材料是防治电磁波辐射污染的关键材料。水泥是当今建筑行业应用最大宗的基础材料,研发新型高性能水泥基吸波材料对于解决室内电磁波污染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提高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微波吸收性能以及拓宽其应用频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但仍然存在材料微波吸收性能低、吸波带宽窄、密度大等共性问题。吸收剂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是主导水泥基吸波材料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关键参数,而吸收剂的组成、结构、粒度
超级电容器具有充放电速率快、功率密度高和绿色安全等突出优点,在新能源汽车及工业节能减排等领域显示出巨大应用前景。电极材料是电荷存储和电子传输载体,是决定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孔炭材料具有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比表面积高和孔道结构可调等优点,是商业化最早也是应用最广泛的电极材料,但受限于储能机理,存在能量密度偏低问题,限制了超级电容器的大规模应用。如何通过比表面积调控、孔道结构设计和功能组分有效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日益发展,城市聚集了大量人口、财富和基础设施,当遭受地震、海啸等极端破坏的情形下,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供水管网系统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其遭受破坏丧失供水功能时,不仅影响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对于灾后重建及社会生产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供水管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城市灾害防御能力的重要反映,评估供水管网的脆弱性,发现脆弱部分,进而对脆弱部分进行改造,对
从钙钛矿作为光电材料所具有的光学和电学上的理化性质出发,分析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的自发明以来经历的研究历程。根据钙钛矿电池的基本结构,阐述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过程,异质结型PSC在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成本控制等方面需要改善的问题,同时基于这些问题综述目前部分中国研究者对于PSC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