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行政效能监察机制的研究是我国行政监督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科学认识和评价我国现行的监督体制改革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现代社会分工的细化,行政管理范围的拓展,政府行政权力的相对扩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不断涌现出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从理论上剖析并认真研究我国行政效能监察现状并努力寻求其改革完善的措施,进而改进和完善我国行政效能监察机制,加强对政府行政权力的有效监控,是政治理论工作者的现实课题。加强对行政效能监察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党政监督的整体效能的更好发挥,也有利于推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创新,督促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遵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采取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法,以及抽象和具体相统一、分析和综合相统一等研究方法,从行政效能监察的新视角探讨行政效能的提升,认为完善行政效能监察机制必然是行政监察机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行政效能监察现实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同时,本文也对以下问题做一些尝试性的研究:在理论层面,通过对行政效能监察的理论阐述,从历史的动态的视角,继承和发展行政效能监察理论,做到行政效能监察理论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实践层面,通过对行政效能监察的现状分析和原因分析,结合中国行政效能监察的实际情况,应用的创新的维度,确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呼吁政府强化科学的绩效意识,进一步切实改进和完善我国的行政效能监察工作机制,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本文通过对行政效能监察机制的理论分析,对行政效能监察机制的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进行实践考察,结合对行政效能监察机制的应然性分析,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可操作的路径选择:1、完善行政效能监察机制的运行环境;2、确立行政效能监察主体的领导体制;3、加强对行政效能监察对象的约束;4、完善行政效能监察的透明公开的工作机制、公民参与机制、行政效能监察的防范机制、反馈机制和责任机制;5、积极推行三项配套的改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