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十九大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回顾中国过去五年的发展指出,随着共产党“精准扶贫”政策创新性的提出,脱贫攻坚战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脱贫率也逐步下滑,中国正在世界舞台上述说着脱贫致富的精彩故事。湖南省作为“精准扶贫”政策的重要板块,率先落实政策的实施,取得了可观的成绩。湖南卫视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为营造和谐的“精准扶贫”舆论环境,推出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新闻报道,讲述了“精准扶贫”的故事,充分发挥了其作为社会媒介的公共服务功能。研究湖南卫视“精准扶贫”新闻报道的叙事话语,为电视媒体进行“精准扶贫”新闻报道提供可行性参考,丰富该领域的理论成果,是本论文撰写的初衷所在。本论文摘取了湖南卫视从2013年到2018年播出的《新春走基层》、《走进深贫村》、《为了人民》、《黑茶大业》等一系列的“精准扶贫”新闻报道作为研究案例,通过文献法、调查法以及新闻学、传播学和叙事学的研究方法,对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论文分六个章节,第一章节探究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研究起源以及研究价值并对目前已有的理论成果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研究“为新闻媒体讲好中国“精准扶贫”故事提供模式借鉴、为新闻媒体提高自身传播力、指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提高理论借鉴”的结论,这是本论文研究的价值所在也是目的所在;第二章节主要从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报道的现状分类讨论了其叙事形态;第三章叙事语境的角度讨论了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新闻报道;第四、五章节分别从人物和情节呈现方面分析了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新闻报道,可以得出“湖南卫视“精准扶贫”系列新闻报道在人物呈现上由‘刻板印象’人物向复杂立体的‘圆形人物’转变,在情节叙述上也采用了连结式、镶嵌式”等多种情节呈现方式来进行“精准扶贫”故事叙事,在分析中发现:这种过于艺术化的新闻叙事造成了新闻人物形象和新闻事件真实性、客观性的不足;第六章节主要对湖南卫视如何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了策略性的分析,以及在融媒体语境下“精准扶贫”新闻报道的叙事展望,从而为我国的电视媒体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