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使用后胃肠道不良反应多见。随着胶囊内镜与双气囊小肠镜的应用,NSAIDs引起的小肠损害日益得到重视。但目前NSAIDs小肠损伤机制不明,且缺乏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措施。小肠类器官(enteroids)是体外研究肠道上皮最好的工具,应用前景广泛,然而目前国内相关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建立国内较早的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同时基于该平台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于吲哚美辛所致小肠损伤中的作用。内容与方法:收集L-WRN细胞的条件培养基,EDTA法分离小鼠隐窝,基质胶包埋多聚化后加入不同浓度梯度的L-WRN条件培养基。MTT法检测吲哚美辛对小肠类器官存活率的影响。基于Illumina Hiseq测序技术筛选吲哚美辛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功能注释与富集分析。MTT法检测HO-1诱导剂血红素(Hemin)与抑制剂锌原卟啉(Zn PP-IX)预处理对吲哚美辛作用下小肠类器官存活率的影响。结果:与含20%胎牛血清(FBS)的条件培养基相比,含10%FBS的条件培养基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的体外培养,条件培养基的浓度为10%、15%、20%、25%、30%均可促进小肠类器官的生成,但15%条件培养基的出芽率最高。吲哚美辛抑制小肠类器官的生长,且抑制作用呈时间与浓度依赖性。对吲哚美辛实验组进行差异表达分析,共筛选到1079个差异表达基因,726个m RNA上调,353个m RNA下调。GO富集分析发现在细胞组分分类上,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微体与过氧化物酶体,在分子功能组上,氧化还原活性、谷胱甘肽转移酶、结合羧酸是显著富集的类型,有机酸代谢过程、含氧酸代谢过程与羧酸代谢过程是显著富集的GO生物过程。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在化学致癌作用、细胞色素P450异源物质代谢、细胞色素P450药物代谢、PPAR信号通路。吲哚美辛可诱导小肠类器官HO-1表达升高。Hemin可提高吲哚美辛干预下小肠类器官的存活率,而Zn PP-IX加重吲哚美辛诱导的小肠类器官损伤。结论:本研究较早在国内建立了小肠类器官培养技术,发现15%L-WRN条件培养基(含10%FBS)更有利于小肠类器官的出芽。吲哚美辛抑制小肠类器官的增殖,诱导小肠类器官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升高。血红素加氧酶-1在吲哚美辛所致的小肠类器官损伤中起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