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农户防治病虫害长期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导致一系列负外部效应。作为产中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内容,病虫害防治服务为农药减量控害和提质增效提供了有效路径,有助于农户降低防治成本和实现清洁生产。但病虫害防治服务在我国尚处于示范推行阶段,发展不平衡,规模化推广仍面临诸多困难。培育供需主体是推广病虫害防治服务的基础,揭示供需主体行为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规律对于病虫害防治服务推广政策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结合现有研究和国内实际,在概念界定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利用黄淮海平原5省的实地调研数据,融合多学科交叉方法,理清个体和区域层面因素对营利性病虫害防治组织供给能力的结构性影响和交互作用,分析家庭农场病虫害防治服务采纳决策和支付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其不同作用效果并计算家庭农场平均支付意愿,从供需双向发力深入探究如何加快推广病虫害防治服务。研究表明:(1)营利性病虫害防治组织供给能力差异的67.03%由个体差异导致,其余则由区域差异造成。个体层面的植保机械装备完善程度、经营者受教育程度、管理规范程度和贷款难易程度对营利性病虫害防治组织供给能力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员工年均参加培训次数则在短期内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区域层面的市场需求程度,不仅强化了植保机械装备完善程度和管理规范程度对供给能力的正向效应,也强化了短期内员工参加培训次数对供给能力的负向效应。技术获取渠道多元程度和扶持政策体系完善程度强化了植保机械装备完善程度与供给能力的正向关联,弱化了短期内员工参加培训次数与供给能力的负向关联,扶持政策体系完善程度也强化了管理规范程度对供给能力的正向效应。(2)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和风险偏好程度、家庭资金状况、劳动力数量、对病虫害防治服务的认知程度、教育培训力度、媒体宣传力度、到防治组织距离和市场价格对家庭农场病虫害防治服务采纳决策具有显著影响。农场主的受教育程度和风险偏好程度、家庭资金状况、耕地规模、对病虫害防治服务的认知程度、教育培训力度、媒体宣传力度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场病虫害防治服务支付决策,性别和市场价格产生显著负向影响。纠正样本选择偏差后,家庭农场病虫害防治服务的平均支付意愿为34.58元/亩。最后,基于以上研究结论,从服务供给和需求角度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为加快推广病虫害防治服务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