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视域下的冯友兰心性哲学分析

来源 :黑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06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性的历史大背景下,现代新儒家力图立足传统,构建本土现代性。而在现代新儒家中,冯友兰的思想十分特殊,它不同于其他现代新儒家的“心性”本体论思想,而是建构了一种以“理”为本体的心性哲学思想。通过对程朱理学思想的吸收与对现代西方哲学思潮“拒斥形而上学”的有限度的肯定,构建了自己的形而上学思想体系。以此为基础,形成了觉解的境界学说体系,通过心性哲学在社会发展观中的运用,使得其心性哲学体系具有一定的现实实践基础,并最终渗透到文化领域,这样冯友兰的心性哲学体系才真正的确立起来。
其他文献
儒学向何处去?这是本文最终所关怀的主题。本文试图从分析象山“本心论”的角度入手,通过对象山“本心论”的创造性诠释,系统发掘并阐发象山思想中的独特性。本文针对儒学发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无产阶级的命运问题是马克思毕生都关注的问题。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马克思不断地探索,寻找通向共产主义的道路。晚年的马克思把精力没有放在《资本论》第二卷的写作上,而是回到
中庸之道,作为儒家思想的精髓之一,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模式、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以至中国历代社会的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要想探究儒家文化乃至中国文化对管理模
2006年以来,关于中医存废问题的争论又一次兴起。争论双方围绕中医是不是科学,是不是“传统科学”“民族科学”以及科学在各类文化中是否应该具有权威地位等问题展开讨论。这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