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金融竞争的加剧和金融一体化的推进,银行、保险、证券相互渗透和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其中,银行与保险的合作发展最为迅速。在西方国家甚至出现了一个新的词汇——Bancassurance,即银行保险。它是在欧洲金融、税法和立法产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欧洲成为迄今为止银行保险最为发达的地区。在欧洲各国内部,法国、西班牙、瑞典等国家银行保险业务实现的保费收入占到寿险市场业务总量的60%。银行与保险的合作,既能充分发挥银行与保险公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及利益均享的特点,又能为双方提高竞争力、支持核心主业发展以及扩大发展空间和领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按照有关规定,我国金融业实行严格的分业经营和分业管理。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金融市场逐步开放,国内的金融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外资金融机构不仅在资金实力、产品开发、技术、展业方式、管理水平等方面强于国内金融业,还拥有“混业经营”的优势,可以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国内金融机构开展业务合作,实现强强联合与优势互补,主动迎接机遇和挑战成为其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银保合作起步较晚,还处于浅层次的合作阶段。近几年,银行保险业务逐渐被人们所接受,业务量发展较快。 本论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着力通过对西方银保合作的介绍和中国银保合作的发展现状分析,阐述银保合作是金融产业融合趋势下银行与保险公司发展的现实选择,并探寻适合我国银保合作发展的具体战略与模式。 首先,本文阐述了银行保险的基础理论。这部分介绍了学术界对银行保险的不同定义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银保合作的产品、合作方式、业务特色;深入分析了银保合作产生和发展的原因及其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介绍了银保合作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并对各国的发展环境进行比较研究。这是整篇内容的基础,为后面的论述起铺垫作用。 其次,论文介绍了我国银保合作发展的现状;客观分析了我国银保合作存在的产品创新不足、技术落后、外部监管不完善等问题,并分析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进而,通过对银行、保险公司、公众需求及加入WTO等方面的分析得出我国发展银保合作是银行、保险公司、客户实现“三赢”的需要,是我国入世后的理性选择;而且,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银保合作的条件。 第三,本文在上述研究国外银行保险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我国银保合作的具体发展战略及我国应该采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另外,认为我国银保合作的发展不能一步到位,应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的进行,采取“渐进过度”的方式,逐步完善和发展。这部分是将西方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银行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最后,论文对银保合作中的产品创新和金融监管进行了专项研究。结合银行与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