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PAR/钙离子信号通路探讨参红通络方改善巨噬细胞胞葬作用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研究

来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y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痰瘀伏络的理论指导下,通过体内实验探讨参红通络方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及改善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中受损胞葬的机制,言明参红通络方对PPAR/Ca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为参红通络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实验一: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将6周龄雄性Apo E-/-小鼠随机分为参红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SHTL-l组、SHTL-m组、SHTL-h组)及模型组(Model组),各24只;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共24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应用Research Diet公司纯化高脂饲料诱导Apo E-/-小鼠建立动脉粥样硬化模型,持续饲喂7周后随机抽取小鼠若干,通过组织染色观察到Apo E-/-小鼠斑块形成后开始灌胃操作。参红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以9·g-1·kg-1·d-1,18·g-1·kg-1·d-1,36·g-1·kg-1·d-1的剂量灌胃(以生药总质量换算,生药经水提浓缩,制成比例为8:1,单位:g),中药灌胃的溶液配比浓度依次为1g·ml-1,2g·ml-1,4g·ml-1;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以同体积的灭菌水灌胃。实验期间规律记录各组小鼠体重及进食情况。各组灌胃8周结束,对实验动物采取安乐死,并进行提取血清,分离心脏及主动脉,完成后开展后续实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参红通络方的成分进行分析,应用网络药理学对参红通络方的核心靶标进行预测。实验二:观察参红通络方对Apo E-/-小鼠主动脉斑块病理组织的影响:采用油红O染色法对小鼠主动脉进行染色,观察主动脉血管内斑块形成的大体情况,并应用Image J Pro Plus软件统计斑块形成比;采用HE染色法对小鼠主动脉根部病理切片进行染色,并应用Image J Pro Plus软件统计斑块坏死核心大小占比;应用TUNEL法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细胞凋亡情况,并统计凋亡细胞比。实验三:采用基于UPLC-Orbitrap质谱系统的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平台,并结合Lipid Search软件对实验一种所提取的血清进行脂质鉴定与数据预处理,总结参红通络方对血清脂质组学的影响,从而揭示其改善胞葬及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实验四:观察参红通络方对Apo E-/-小鼠主动脉病理组织中胞葬相关蛋白的影响,应用F4/80对病理切片中的巨噬细胞进行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Mer TK,CD47,LRP1,CAMKIIγ、CRT、SRB1在各组小鼠主动脉根部病理切片中的表达情况,比较相关蛋白与巨噬细胞定位的关系。实验五:在网络药理学基础上,在体外实验中验证参红通络方可激活PPAR-γ/LXR-α/ABAC1信号通路;在体内实验中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胞葬作用相关蛋白Mer TK、CD47、CRT、LRP1,SRB1,PPAR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PPAR-γ、LXR-α,Ca2+稳态相关蛋白CAMKIIγ的表达。结果:实验一:参红通络方的七个主要成份为,红景天苷,绿原酸、木犀草苷、木犀草素、芍药苷、阿魏酸和人参皂苷Rg1;且具有重复性良好的质量控制;高脂诱导Apo E-/-小鼠7周,经对其主动脉组织进行大体油红O染色及HE染色证实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造模成功。实验二:(1)大体油红O染色结果:模型组及参红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着色鲜亮,呈血红色,边界清楚区别于血管壁;空白对照组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模型组斑块面积比为75.00±6.48%,参红通络方低、中、高治疗组斑块比分别为40.00±2.94%,38.50±3.11%,50.75±3.86%;参红通络方各治疗组斑块比均小于模型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组斑块面积比小于高剂量组小于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HE染色结果:模型组小鼠主动脉可见明显斑块,坏死核心形成,且内膜显著增厚,内含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中膜萎缩,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弹力纤维板成波浪状,板间间隙增大,部分呈断裂状态;参红通络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3)坏死核心统计结果:模型组坏死核心比为17.19±0.71%,参红通络方低、中、高坏死核心比分别为13.08±0.28%,7.11±0.49%,7.6±0.26%;各治疗组坏死核心比较小,均小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TUNEL法检测主动脉根部细胞凋亡结果:应用Image J统计凋亡细胞比例,模型组11.69±0.25%,参红通络方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6.05±.0.35%,3.69±0.30%,5.44±0.25%;参红通络方各治疗组凋亡细胞比均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三:参红通络方可能通过干预甘油磷脂、鞘脂、甘油酯的代谢改善巨噬细胞胞葬作用而起到抗AS的作用。实验四: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参红通络方可上调小鼠主动脉病理切片中Mer TK、LRP1、SRB1、CRT的表达,下调CAMKIIγ、CD47的表达。实验五:在网络药理学基础上,通过体外实验验证参红通络方可激活PPAR-γ/LXR-α/ABAC1信号通路;在体内实验中应用Western Blot法发现,参红通络方可上调Mer TK、PPAR-γ、LXR、LRP 1、SRB1、CRT的表达,下调CD47、CAMKII的表达。结论:1.参红通络方共鉴定出七个主要成份且具有重复性良好的质量控制;2.参红通络方可有效改善Apo E-/-小鼠主动脉病变程度,减少斑块形成,减少坏死核心形成,减少凋亡细胞比例,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2.参红通络方可上调胞葬相关“吃我”信号Mer TK的表达,下调“不吃我”信号CD47的表达,上调胞葬相关受体LRP1,SRB1,CRT的表达,从而改善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消化能力,最终起到改善胞葬的作用;3.参红通络方可通过下调SM、Cer,PE、TG、DG、PC、LPC亚类中多种脂质分子的表达而改善胞葬作用干预AS。3.参红通络方可激活PPAR-γ信号通路,下调不吃我信号CD47的表达,调控胞葬相关受体的表达;同时下调Ca2+通路上抑制巨噬细胞输出通路的CAMKIIγ的表达,调控胞内钙离子稳态。可见参红通络方通过上调胞葬相关信号因子的表达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也通过调控Ca2+信号通路的相关蛋白调控胞内钙离子稳态,使脂质外排减少泡沫细胞形成增强了巨噬细胞的消化能力,二者共同作用使凋亡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而减少,达到抗AS的作用;同时参红通络方可通过下调SM、Cer,PE、TG、DG、PC、LPC亚类中的多种脂质分子而干预AS。故参红通络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通过调节血清脂质组成及激活PPAR/Ca2+信号通路改善巨细细胞的胞葬作用相关。
其他文献
随着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以观众为中心”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目标,观众研究与观众评估对博物馆的意义与价值,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国内博物馆的发展为例,自2008年文化系统的国有博物馆开始普遍进入免费开放时代,以“观众研究”、“观众评估”或“观众调查”为主题的学术成果也随之呈现出爆发式地增长。这种关联性的背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博物馆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开始寻求一种思路上的转变:我们的博物馆是否能够满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外部环境和困难叠加的国内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国家经济治理新政策。相较于过去的需求侧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本质上是国家经济治理理念和方法的重大调整,是国家经济治理政策的重大变迁。本文借鉴新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通过整合现有的政策变迁理论,构建了一个更加全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为解决全球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开启更紧密的联系,异质文明间的理解与沟通,成为世界人民合作的关键,也成为全球文明健康发展之前提。20世纪50年代,美国汉学家狄百瑞颇具前瞻性的以异质文明应平等“对话”为指导开启学术研究,为异质文明之间的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然而,至今国内外尚无有关狄百瑞异质文明“对话”观的相关研究。本文从思想史视角,以狄百瑞所出版的个人专著、汇编书目、翻译作品,所参与的
空间碎片的迅猛增长,对在轨航天器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小卫星特别是皮卫星、纳卫星的释放越来越多,探测和跟踪这些小卫星对现有系统能力构成了极大挑战。另外,高轨空间区域,聚集着导航、气象、通信等众多战略性空间系统,对其有效监测具有重要的潜在战略价值。地基观测是目前空间态势感知系统的主要手段,不同于其他的地基观测系统,大口径大视场光电探测系统的搜索效率高、探测能力强,属于普查型光电设备,是空间态势感知系统
荧光探针凭借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和灵敏度高等优点,吸引了广泛的科研关注。目前,大多数荧光探针都是基于聚集荧光猝灭(aggregation-caused quenching,ACQ)。具有ACQ性质的荧光材料在聚集状态会由于π-π相互作用,造成荧光强度降低。因此,具有ACQ性质的荧光材料在浓度较低时,发光强度较高;而在浓度较高的聚集态,荧光强度降低。因此ACQ发光材料只能在浓度较低时得到应用。而浓度
旅游地的景观通常被视为游客的凝视对象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进行有目标的“植入”,成为一种新的景观。实际上,旅游地的景观经由不同主体的表述与诠释,以及对景观资源的操纵与争夺,赋予景观不同的形态与实践,从而重塑了当地人对景观的认知与理解。本研究试图通过田野调查及民族志研究,结合景观人类学与旅游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借助“脱嵌”与“再嵌”、“前台”与“后台”等概念,探讨旅游地的不同主体对景观的的表述与改造,以及他
太阳的活动变化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连,其产生的光和热能够为地球上的生命带来能量,同时也是空间天气变化的源头。当太阳爆发剧烈活动时,会快速地向空间中抛射大量的物质,包括磁场、高能粒子及电磁波等。这些物质会对近地空间环境、空间天气以及航天器的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会给人类的生活环境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对太阳表面的状态及活动进行观测,对空间天气进行预测,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面向太阳表面活动观
随着高分子科学的高速发展,聚合物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医用生物材料、航天材料、信息材料、食品包装、文体用品、纺织品以及涂料等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农业、工业、建筑和交通等领域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目前,合成的聚合物材料有超过三分之二以上是结晶的。聚合物材料的结晶度极大地影响着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光学性能以及电学性能等诸多性能。因此,对聚合物结晶行为的研究一直是高分子科学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聚合物
炎帝、黄帝作为中华民族“共祖”,是由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共同确立的,而北朝是炎黄祖先“共祖”身份确立的关键时期。十六国至北魏,边疆民族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后,往往祖述炎黄,以促使本族“华夏化”,确立民族政权的合法性。北魏孝文帝迁洛,施行“汉化”改革,推动了各虏姓家族接受“炎黄子孙”身份。至西魏北周,炎帝、黄帝成为关陇地区鲜卑、汉人、氐羌诸族共同尊奉的祖先。至此,炎黄祖先正式由“华夏先祖”发展为“华夷共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