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 RSV)引发的水稻条纹叶枯病是一种水稻生产上作用范围广,危害严重的病毒病。RNA介导的病毒抗性是一种转录后基因沉默(Post 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 PTGS)。最新的研究证明发生于不同物种上的RNA沉默的直接引发因子都是双链RNA(double strand RNA)。在转基因植物研究中,dsRNA形成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将体外构建的hpRNA结构(hairpin RNA)cDNA引入植物。本研究构建了4个含有RSV不同功能基因发夹RNA(hpRNA)结构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录后形成双链RNA),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对获得转基因植株进行水稻条纹病毒抗性鉴定,比较RSV外壳蛋白基因CP、特异性蛋白基因SP、非特异性蛋白基因NS3及运动相关蛋白基因NSvc4在RNA介导的病毒抗性方面的差异。具体结果如下:1、以RSV的CP、NS3、SP和NSvc4基因3′端的400bp为目的片段,分别反向重复插入到含有经过改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构建了发夹结构植物表达载体pPHD-CP、pPHD-NS3、pPHD-SP和pPHD-NSvc4。2、将所构建的植物表达载体pPHD-CP、pPHD-NS3、pPHD-SP和pPHD-NSvc4及空载体pCAMBIA1300’用冻融法导入农杆菌EHA105。菌液PCR及酶切鉴定证明质粒均已成功正确导入农杆菌中。3、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水稻品种豫粳6号。经卡那霉素对再生植株进行抗性筛选,后经PCR检测,分别获得转pPHD-CP的水稻68株,转pPHD-NS3的水稻70株,转pPHD-SP的水稻57株,转pPHD-NSvc4的水稻58株和转pCAMBIA-1300’的水稻75株。4、以灰飞虱为传毒介体,对上述水稻受体进行常规生物学接毒,并进行了抗病性分析。统计测定结果显示,在转pPHD-CP、pPHD-NS3、pPHD-SP和pPHD-NSvc4的水稻中,RSV抗性植株的比例分别为32.73%、30.00%、38.56%和31.67%。5、Northern blot和siRNA blot分析结果显示,转基因在RNA水平上都得到了表达,目的片段转录产物的积累量与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呈负相关;转基因植株中可以检测到病毒特异siRNA,证明该抗病性是RNA介导的抗病性,即RNA沉默的结果,但抗病性与siRNA的积累量二者并无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