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奥格本学派的发明社会学研究处于技术社会学发展的早期阶段,是技术哲学的重要分支。在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发明社会学在美国产生了重要影响。此后,奥格本学派及其发明社会学思想逐渐被人们忽视。在20世纪80年代,技术的社会建构论思想开始在国内外兴起,这一理论的很多思想可以追溯到奥格本学派的发明社会学。因此,有必要重新挖掘并还原奥格本学派及其发明社会学思想,寻求这一思想的当代价值。
首先,通过回溯性文献检索,确定了奥格本学派的成员组成、活动轨迹和研究边界,勾勒出发明社会学的基本思想。然后,依个人的学术思想在发明社会学中的重要性和独特性,选取五位奥格本学派的代表人物,分别对其主要思想进行梳理、归纳和评价。其中,核心人物包括奥格本和吉尔菲兰,重要成员包括厄舍尔、肯普佛特和罗斯曼。奥格本学派主要立足于反对发明的英雄理论,着重研究发明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奥格本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发明的文化决定论,并系统研究了发明的社会后果,他开创了发明与社会关系研究的先河;吉尔菲兰可称为发明社会学之父,他全面发展了奥格本的发明社会学思想,构建了发明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厄舍尔将格式塔心理学引入发明过程中,并通过增加顿悟这一关键步骤使发明的过程更加完整;肯普佛特认为发明是人类缓解社会张力的表现,当社会张力和技术遗产同时具备时,发明就会出现;罗斯曼采用实证方法对发明者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出发明者的一般特性及其在发明活动中所面临的各种社会影响因素。奥格本学派的每位成员分别关注于发明的不同方面,同时也共同支持部分发明理论,从而汇集成发明社会学的理论体系,包括反对发明的英雄理论、发明的文化决定论、发明的组合累积模式、发明的系统化和组织化、以及发明和发明的社会影响的预测理论等。
最后,对发明社会学思想进行了评价和展望。研究认为奥格本学派的研究纲领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是进步的,这一思想的消退有其自身的不足,也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发明社会学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发明社会学思想可以弥补技术的社会建构论的不足,可以充实技术哲学的研究内容。发明社会学对我国培养创造性人才、制定创新政策、指导企业研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将发明社会学思想与技术建构论相结合,论文提出了具有当代特色的建构主义技术发明创造观,这是对发明社会学思想的一种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