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全膝关节置换PS型与CR型假体的近期疗效观察

来源 :贵阳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采用后交叉韧带保留型假体和后稳定型假体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 TKA)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PS型与CR型假体早期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师在假体选择方面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2012年03月~2014年03月期间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科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资料,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33例(共34膝),年龄40岁至87岁,平均年龄68.71±8.99岁,平均体重指数26.38±2.41,平均随访时间17.68±5.51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完整随访。根据假体类型分为PS型假体组和CR型假体组,收集手术前后HGB、Hct检查结果,AKSS评分、关节ROM、X线片以及X线片上胫骨假体与胫骨的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出血量:  术后CR假体组HGB平均90.44±13.78g/L,PS假体组94.38±17.30g/L;HGB降低值CR假体组为26.34±2.36g/L,PS假体组为26.84±2.62g/L;术后CR假体组平均Hct90.44±13.78%,PS假体组94.38±17.30。丢失的Hct CR假体组为8.96±4.38%,PS假体组8.27±3.97%;隐性出血量CR假体组为995±471ml,PS假体组为903±358ml。  2.AKSS评分:  术后临床评分PS假体组92.44±4.26,CR假体组91.78±6.33;术后PS假体组平均功能评分89.06±7.35,CR假体组87.78±11.66;在临床评分提升方面,PS假体组平均较术前提升72.19±16.93,CR假体组提升69.17±14.68,;功能提升方面PS假体组提升72.19±16.93,CR假体组提升69.17±14.6。  3.ROM  术前CR组平均69.72±23.17°,PS组70.81±20.58°,术后CR假体组平均109.72±8.82°,PS假体组110.94±8.21°。关节ROM提升方面CR型假体组平均40.00±20.86,PS组平均40.13±20.93。  4.影像学评估:  术后影像学随访中,33例患者术后末次随访X线片假体周围任何区域均未出现透亮线,无假体下沉、松动和骨溶解现象,假体位置均固定良好。CR型假体组矢状位胫骨假体覆盖率平均96。76±2.31%,PS组96.68±4.12%;冠状位覆盖率CR假体组平均98.16±2.36%,PS组平均98.18±3.56%。  5.并发症  CR型假体组1例术后手术切口感染;PS假体组2例患者有轻度膝前痛(AKP),CR组1例;18例患者出现手术切口周围皮肤麻木,其中PS组8例,CR组10例。  结论:  1、CR型假体和PS型假体在TKA术后隐性出血量方面没有差异。  2、短期的随访中两种假体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而且两种假体在临床疗效上无差异。  3、关于两种假体的选择,应该由手术医师的自身习惯与经验结合患者的膝关节状况,选择熟悉的假体类型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建议内外翻畸形大于15°的患者和PCL有病变的患者,不考虑CR型假体。
其他文献
定志小丸记载于《备急千金要方》,由人参、远志、菖蒲、茯苓组成,功擅养心安神,后世以该方为基础加减化裁,衍生出众多新的方剂,散见于各朝医家所著医方典籍中。为探明定志小丸组方原理及其众多衍化方的配伍规律,本论文搜集了定志小丸衍化方共计939首,运用计算机数理统计方法对这些方剂的配伍药物及主治病证进行深入研究,并辅以实验研究探讨定志小丸组方原理,以冀充实相关方剂的理论研究内容,为临床合理用方、提高疗效提
文化建设不仅为社会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也是提高社会群众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加强文化建设是具有重要的意义.群众文化作为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