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知识时代的推进,智力资本的研究已经不限于理论,在实务界上也逐渐突显出其指导意义。目前普遍认为,企业绩效是物质资本和智力资本共同作用的结果,物质资本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在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但随着经济的转型,智力资本战略性作用的显现,致使物质资本的作用有所下降。这不只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有所体现,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开始关注智力资本的配置和使用情况。在我国,传统行业仍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传统行业的研究应该得到更多关注。同时,在我国,一些企业冠有“国有”的字号,他们所承担的责任与“非国有”企业不尽相同,面临的经营和竞争环境,以及内部的组织结构和流程也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企业绩效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区分产权,进行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以往相关问题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新的研究角度,从产权切入,研究不同产权下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取深沪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行业—制造业作为样本,以实际控制人为标准,将其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并分别选取了能够代表企业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的16个财务指标,并通过因子分析法,得到衡量企业绩效的综合指标;采用VAIC法对智力资本的组成要素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进行测度,先后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均值分析,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的实证方法,探究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实证结果发现,物质资本对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绩效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与国有企业的绩效呈负相关关系,前者具有显著性,后者不具有显著性;但对于非国有企业,人力资本和结构资本与企业绩效都具有正相关关系;产权不同所带来的差异也具有显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