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竞争与投资在新兴行业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论文结合技术研发成本居高不下和消费者需求日益升高的现状,在网络外部性背景下,从供应链全局的视角考虑,探讨供应商的投资策略、制造商的生产策略以及创新产品的定价策略,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竞争性制造商技术创新策略研究。基于个人理性和激励相容理论,考虑网络外部性,运用Hotelling模型,建立双寡头制造商竞争模型,分析竞争性制造商是否要进行技术创新的问题。研究发现:当制造商2网络外部性较小,即两个企业差异较大,此时企业均会选择技术创新;当网络外部性差异适中时,两制造商的策略选择不同且不存在纯策略纳什均衡;当网络外部性差异较小时,导致两个企业均不进行技术创新。第二部分为供应链创新技术投资策略研究。考虑网络外部性和市场偏好建立制造商生产模型,研究供应商的投资决策与制造商的生产决策。研究发现:制造商的均衡策略主要受到技术市场份额的影响,他们均会选择市场份额占比更高的技术,当网络外部性与市场流失率均较小或网络外部性较大,技术的市场份额大小适中时会促使制造商的策略选择出现差异化。当供应商仅投资一项技术时,随着网络外部性的增大,制造商的期望收益先增加后减少,这可能与其竞争强度有关。当网络外部性较小时,若投资成本较低,供应商同时投资两种技术;若投资成本适中,供应商仅投资一种技术;若投资成本较高,供应商不投资任何技术。第三部分为供应商纵向持股的产品定价策略研究。根据持股比例构建供应商持股模型,然后基于不同的市场结构构建制造商定价模型,探讨创新产品定价问题。研究发现:被持股制造商的最优零售价格在自身强势时最高,在竞争对手强势时次之,未被持股制造商的产品价格同时受到持股比例与市场结构的影响;网络外部性与产品价格无明显相关关系;持股比例较大时,被持股制造商具有“先动优势”,持股比例较小时,具有“后动优势”,而未被持股制造商的“后动优势”与持股比例无关;供应链整体利润随持股比例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社会福利与持股比例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