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覆膜保留三年对作物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6415383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沟垄地膜覆盖可显著提高旱地作物产量。为了降低地膜覆盖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以每年播种时揭掉旧膜、覆上新膜为对照(P1),研究了1次覆膜保留3年栽培方式(P3)的作物产量和土壤响应。2018-2019年在甘肃榆中县兰州大学旱地农业生态野外站开展了玉米和蚕豆的大田试验研究。试验地在2017年春季农户采用沟垄覆膜种植玉米,秋季收获后,所有地膜继续保留在农田,至到2018年春季播种之前,设置4个处理:1)一次覆膜三年持续种植玉米,地膜一直保留到2019年收获期(P3-M);2)一次覆膜第二、三年连续种植蚕豆(P3-B);3)2018和2019年每年播种时揭旧膜换新膜覆盖种植玉米(P1-M);4)2018和2019年每年播种时揭旧膜换新膜覆盖种植蚕豆(P1-B)。2018-2019年持续测量各处理0-2m土壤含水量和土壤10cm深处地温,收获季测产。2019年收获时,测定土壤有机碳及其轻/重组分有机碳含量、团聚体结构和团聚体不同粒径中的土壤酶活性。用干筛法、“合适湿度”筛法和湿筛法三种方式分离土壤团聚体,用干筛法和“合适湿度”筛法分离的土样测定土壤酶活性。主要结果如下:
  1)与每年新膜覆盖(P1)对比,一次覆膜保留三年(P3)降低了土壤10cm深度温度。2018-2019两年间5-10月P1-B、P3-B和P1-M、P3-M的平均地温分别为18.3℃、16.7℃和17.3℃、16.0℃。
  2)各试验处理土壤含水量变化主要发生在0-60cm,0-60cm土壤储水量在P1和P3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对于P1-B,P3-B显著降低了2018-2019年间土壤0-2m的平均储水量(p=0.025),但在2019年收获时,P1-B与P3-B处理之间土壤0-2m储水量差异不显著。玉米农田0-2m土壤储水量在两年生长期及2019年收获时在P1和P3处理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3)在两个生长季中,P3-M处理的玉米全株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低于P1-M处理,2018年降幅分别为46.9%和49%,2019年降幅为41.3%和39%。蚕豆种植中,P3-B与P1-B的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无显著差异。
  4)相比于P1,P3在2018和2019年少投入了地膜和机械花费,共计3210yuan·ha-1·year-1。在玉米种植中,P3的经济效益显著低于P1,2018和2019两年总净利润降低9360yuan/ha。在蚕豆种植中,P3的经济效益显著高于P1,2018和2019两年总净利润提高8339yuan/ha。
  5)2019年秋季玉米收获时,P3-M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土壤轻组有机碳和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均显著低于P1-M处理,降幅依次为25%、78.9%和7.7%。而在蚕豆种植中,仅有重组有机碳轻微降低,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86)。
  6)三种团聚体分析方法对试验处理敏感性不同,干筛法最为敏感。湿筛法测定的两种作物P1和P3处理之间团聚体粒径分布和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合适湿度”筛法测定的两种作物小团聚体(0-0.25 mm)的比例P3处理显著低于P1处理,平均降幅66.2%,但对MWD无显著影响。干筛法测定结果,相对于P1处理,P3处理显著增加了大-大团聚体(>2mm)的比例,平均增幅16.4%;降低了小团聚体(0-0.25 mm)的比例,平均降幅33.3%;并且显著地增加了MWD,平均增幅16.4%。
  7)两种团聚体分离方法取得的土壤样品中,土壤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和磷酸酶)在不同粒径团聚体和耕作方式中分布规律不同。干筛法与“合适湿度”筛法都显示两种作物在各处理间酶活性存在差异显著。干筛法中,土壤酶活性在团聚体粒径间差异显著,土壤酶活性随团聚体粒径直径的增加而降低,而在耕作方式间无显著差异。“合适湿度”筛法中土壤酶活性在团聚体粒径间无明显差异,但耕作方式间差异显著。
  8)采用“合适湿度”筛法研究发现,相对于P1处理,两种作物的P3处理显著降低了小-大团聚体(0.25-1 mm)和小团聚体(0-0.25 mm)中土壤β-葡萄糖苷酶活性,降幅依次为22.2%和27.1%;显著降低了大-大团聚体(>2mm)和中-大团聚体(1-2 mm)中土壤磷酸酶活性,降幅依次为21.8%和15.4%。
  综上所述,相对于每年新膜覆盖处理,第一年覆膜后,第2、3年连续保留地膜处理降低了后两年玉米产量,而在第2、3年种植蚕豆的产量几乎不受影响。这种差异是由于玉米作为喜温作物,在一次覆膜保留三年第2、3年地温不足所引起的结果。另外,一次覆膜保留三年第2、3年种植玉米时过低的产量导致经济效益下滑,第2、3年种植蚕豆时因降低了地膜和机械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一次覆膜保留三年有利于大团聚体的构建,降低了玉米种植土壤有机碳含量和部分团聚体粒径中的土壤酶活性。总之,鉴于连续覆膜在第2、3年土壤温度较低,不利于玉米生产,不推荐一次覆膜保持3年的玉米种植模式,但在能够适当增加有机质还田量、保持土壤有机质不下降的前提下,第1年覆膜玉米,第2、3年保持地膜种植蚕豆的栽培模式是值得推荐的。
其他文献
无机-有机杂化物因兼具无机组分和有机组分的双重特性一直以来备受研究者关注,常被应用于催化、功能材料和医药等多个领域。在构建无机-有机杂化物时,灵活且配位能力较强的含氮配体(如三联吡啶配体)是良好的有机组份之一,同时物理化学性质优异的多酸也常常被选作无机组份,在二者的协同作用下能够合成出结构多样且性能独特的多酸基无机-有机杂化物。本文通过溶剂热法将4′-羟基-2,2′:6′,2′′-三联吡啶(LOH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光照是影响作物耗水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适时适当减少光照强度可以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消弱作物奢侈蒸腾,减少作物耗水量,节约灌溉水资源。不同的土壤水分和光照条件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生理特性和产量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用白色的纱网对自然光强进行控制,设置以饱和光强为基准的控光饱和光强的120%、100%、80%三个处理,设置土壤饱和含水量的70%-80%为Wf,60%-70%饱和含水量为W
学位
目的:血管外科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患者的影像资料以及术中视频资料对于整体治疗方案制定和调整有重要参考价值,而血管外科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存在管理不规范、不系统以及调阅困难等问题,因此本团队开发一款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血管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管理及随访系统,命名为血脉相连,并对早期临床应用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建立血管外科疾病临床资料及随访数据库,通过标准的数据接口,向平台中的应用子模块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学位
学位
目的通过调查疫情背景下安徽省合肥市四里河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NCD)的管理现状,主要内容包括慢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控制率等,从而探讨疫情背景下慢病患者管理现状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此总结出疫情背景下慢病患者的管理经验。方法收集安徽省合肥市四里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的居民电子信息档案,采用Epi Data 3.
学位
作为一类三维的双金属氰化物,普鲁士蓝类配合物(PBAs)在结构和性质上存在很大的可调控性,引起了催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研究中,对于PBAs催化反应机理的讨论较少,关于配体、金属中心以及填隙离子在吸附和催化中的作用仍存在较多争议。基于此,本文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以苯乙烯环氧化为模式反应,探索FeCo普鲁士蓝类配合物(FeCo PBA)催化苯乙烯环氧化的反应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酰
学位
聚乳酸作为最具创新性的生物基聚合物之一,近年来由于石油化工资源的消耗以及环保的需求,聚乳酸材料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农业和医药等领域。用于丙交酯单体开环聚合的催化剂主要分为金属催化剂和有机催化剂,金属催化剂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合成聚乳酸方法。金属催化剂具有可设计性强、选择范围广、活性高等优点,在较低的负载量下提供了更高的聚合速率,同时又保持了聚合物分子量和立体控制。其中稀土金属催化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