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啦啦操作为一项现代创新型的运动项目,与技巧啦啦操相比危险性较小,具有更广泛的传播性与普及性,通过近年来的迅猛发展极大地受到了广大学生与其它社会阶层的青睐。特别是爵士舞蹈啦啦操,作为啦啦操的一个分支,是以爵士舞蹈动作为主要内容,通过展示各种难度技术技巧和风格元素作为基本内容的团队项目,现如今在我国高校发展势头火热。以华东师范大学为首的各大技术精英队伍在国内外的比赛中成绩日益领先,也是导致许多高校纷纷选择爵士舞蹈啦啦操的原因之一。与其它项目相比之下,它没有高额的道具成本,编排范畴较广,风格积极向上,具有很高的观赏及艺术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对人的思想意识起到积极地升华作用。本研究根据2010——2013年全国啦啦操竞赛规则,详细地对舞蹈啦啦操的评分规则进行了剖析。在规则中舞蹈啦啦操的成套内容包括:艺术编排(50分)、完成情况(50分)、难度动作三部分。所以一套完整的爵士舞蹈啦啦操的最后得分应该是:艺术编排+完成情况+难度动作的总和,再减去裁判长扣分。爵士舞蹈啦啦操自发展至今,我们已经不能片面的说某项技术特征是其主要的评分因素,在国内外技术全面发展的今天,各项技术全面发展才是保证成绩的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处于领先状态。本研究从爵士舞蹈啦啦操的艺术编排、完成情况、难度动作三个方面作为分析点,通过对2010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爵士精英组决赛与2011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爵士精英组决赛的成套动作进行录像拍摄,对比分析两届比赛的差异性,旨在具体对爵士精英组优秀队伍的成套动作进行剖析,希望能为爵士啦啦操的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探究我国爵士舞蹈啦啦操的优势及不足,为提高我国爵士舞蹈啦啦操的整体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全面促进我国爵士啦啦操的发展。迄今为止,虽然我国爵士舞蹈啦啦操发展势态较为迅速,但目前研究舞蹈啦啦操的相关文献十分有限,并且极其缺乏具体研究爵士啦啦操的相关文献与资料,对于爵士啦啦操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其理论研究明显滞后于该项目开展比赛及日常训练的具体实践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在艺术编排方面,两届全国啦啦操冠军赛爵士精英组的比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我国爵士舞蹈啦啦操的成套编排风格逐渐趋向于有主题有灵魂的编排方式,教练员的编排灵感有了一定程度积极健康的升华,更贴近西方爵士舞蹈的感觉;舞蹈动作元素多元化,运用了多种不同的爵士风格舞蹈,并增加了肢体动作的复杂多样性,运动员注重舞蹈动作的控制力,表现出了爵士舞蹈啦啦操区别于一般爵士舞的运动特征;大量增加托举与配合的运用,队形流动速度增加,更加灵活合理,空间层次的转换比以前增多,并且在过渡连接方面加以创新,采用软翻的技巧进行过渡;服饰包装更加贴近主题元素,音乐完整连贯,音效烘托气氛。2在完成情况方面,两届全国啦啦操冠军赛爵士精英组的成套动作总体来看2010年好于2011年。在技术技巧的完成情况上,2011年出现完成时的明显失误,并且高分值难度动作未达到完成标准;队形完成较差,导致一致性下降并伴有舞蹈动作抢拍的现象。3在难度动作方面,两届全国啦啦操冠军赛爵士精英组各队之间并无明显差异。在难度的编排上分布较均衡,难度连接设计巧妙;但是较2010年而言,2011年全国啦啦操冠军赛爵士精英组各队的难度选择相对级别较高但完成质量下降,难度类别选择呈现不均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