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制剂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e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巴韦林是化学合成的核苷类药物,具有广谱抗病毒作用,对病毒的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有明显抑制作用。作为老牌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在国外的原发厂家为美国ICN Scientists,于1972年在美国首先上市。国内于1973年开始试制,1980年通过鉴定,1981年原料、针剂、滴鼻液等获得生产批文,在国内已使用了三十多年,实践表明,与同类药物相比,利巴韦林具有强效、广谱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作用强于阿糖腺苷、阿糖胞苷、金刚烷胺、吗啉胍、碘汞等,因此临床适用范围广,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疾病,特别对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利巴韦林的制剂种类很多,但口服制剂存在药物起效时间慢,吞咽困难患者不适用等缺点;外用剂型不可能取得全身效应,更不能用于急性病毒性感染的全身治疗;注射剂作为临床常用剂型,具有药效迅速、胃肠道粘膜刺激性小,并可避免口服剂型的首过效应等特点。实际应用中,将利巴韦林制成葡萄糖注射液后,可以避免临时将一些小针剂加到输液中使用带来的如热原、微粒、pH变化等诸多医疗隐患,同时也使护士操作更轻松、更安全,并可有效地避免交叉污染,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且在显效时间上优于小针剂。本研究以相关国家标准为依据,通过处方筛选试验确定了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的完整处方;通过灭菌工艺选择和验证研究,将灭菌参数提高到“121℃保温8分钟”,使本制剂的生产工艺符合国家化学药品注射剂的技术要求;并且,针对在试验中发现的活性炭对利巴韦林吸附较大的问题,在查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改进完善,确定了主药后加的工艺流程。经过小试样品的影响因素试验验证,最终确定了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本研究通过对自制的利巴韦林葡萄注射液的质量标准开展系统的研究和方法学验证,建立了本品科学完整的质量检验方法。对本品三种规格各三批样品的质量检查的结果均合格,表明采用本研究的处方和制备工艺生产的注射液质量符合国家药典标准。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确定了本品的贮藏条件和有效期,要求本品应当在遮光的阴凉处密闭保存。同时也证明了本品在合理储存的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各项质量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研究认为,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的工艺路线较短、操作简便、成本较低、污染较小,生产工艺流程合理,可操作性强,可实现产业化大生产。摸索出的质量控制标准可行,为今后的产业化大生产提供了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也为利巴韦林葡萄糖注射液更安全有效地治疗病毒性疾病提供质量保证。
其他文献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智能+”概念,并提出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随着传统产业和信息技术的进一步融合,产业互联网在国家政策支持、新兴技术驱动和企
以捺印指纹作为确认合同的方式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如今在民事案件中也常涉及到指纹鉴定。但是很多合同上的指印会因为残缺、模糊,甚至变形而造成细节特征点较少,很难对指纹作
本文利用河南省北部强筋麦主产区6个县358个小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对农户参与小麦订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家庭耕地面积、家庭外出打工人数、村庄内是否有专
动机是人们做好事情的内在动力。有了动机,人就会有奋斗的方向,才会朝着这个方向自觉地努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和激发
<正>一月1月1日从今日起,北京市为2011年12月31日前已经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退休人员再次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按照2011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1
会议
目的探讨情景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86名护生在手术室实验课中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课后对护生进行考核及发放调查表,并在实习后对手术室
通过公平理论和期望理论分析 ,观察员工的工作动机、工作行为及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尝试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切入点 ,如强化员工的动机 ,设置清晰的期望和提
政府规制是政府为了维护公众利益和纠正市场失灵而规范市场主体活动的行为。农民合作社是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而具有广泛正外部效应的特殊市场主体,如何规范并推动其发展,是
道德是儒家的核心概念,关乎个人发展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儒家试图以道德教化来拯救礼坏乐崩的社会,为此构建了以修身为本的完整道德教化体系,并提出具体的道德维度与修
1982年对西藏昌都地区的水稻资源进行了考察。先后考察了察隅、波密、左贡、芒康4县及拉萨地区的林芝县共14个公社36个生产队。共地理位置为东经94°30′—98°40′,北纬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