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厚板是重要的基本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钢铁行业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厚板生产过程中的头部弯曲问题不仅会造成板材的切割浪费,影响成材率,严重时还会损坏生产设备,影响生产效率。但是目前各大钢厂普遍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轧件头部弯曲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本文以中厚板生产过程中的厚向不对称变形为研究对象,以解决中厚板头部弯曲问题为目标,在系统查阅中厚板轧制头
【基金项目】
:
“扁平材全流程智能化制备关键技术”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7YFB0304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厚板是重要的基本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钢铁行业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厚板生产过程中的头部弯曲问题不仅会造成板材的切割浪费,影响成材率,严重时还会损坏生产设备,影响生产效率。但是目前各大钢厂普遍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轧件头部弯曲问题一直无法得到彻底解决。本文以中厚板生产过程中的厚向不对称变形为研究对象,以解决中厚板头部弯曲问题为目标,在系统查阅中厚板轧制头部弯曲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轧制线不对中时压下率及变形区形状参数对头部弯曲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辊速比对头部弯曲的影响规律,最后通过模拟现场的实际轧制过程,探索头了头部弯曲的控制手段,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1)应用有限元软件DEFORM建立了中厚板厚向不对称轧制过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轧制线不对中时压下率对轧件头部弯曲曲率的影响规律,发现一定来料厚度下,压下率对头部弯曲曲率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轧件头部弯曲曲率与压下率具有近似正弦函数的关系。基于此影响规律对国内某中厚厂精轧末道次的压下规程进行调整,提出了优化方案,为头部弯曲控制工艺参数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2)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轧制线不对中时来料厚度对临界压下率的影响,发现了临界压下率与来料厚度呈线性单调递增的关系,建立了临界压下率与来料厚度的数学模型。并基于此数学模型进一步计算了临界压下率对应的变形区形状参数,发现不同来料厚度下的临界变形区参数都在1.1附近,表明l/h=1.1可以作为判断不同来料厚度下轧件翘扣状态的一个依据。(3)基于现场生产环境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上下辊速比对头部弯曲状态的影响规律,发现轧件并不总是向慢辊侧弯曲,压下率的改变会造成轧件头部弯曲方向的突变。分析了轧件头部弯曲方向和轧件上下表面前滑值的关系,结果表明轧件头部弯曲方向和快辊侧的前滑值有关,当快辊侧的前滑值为负时,轧件向慢辊侧弯曲;当快辊侧的前滑值为正时,轧件向快辊侧弯曲。(4)针对国内某中厚板厂3000mm中厚板轧机生产线,通过模拟现场的实际轧制过程,得到了辊速比对头部弯曲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辊速比的调节范围,并对现场生产进行指导,根据现场工作人员反馈,取得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其他文献
等通道转角挤压(Equal Channel Angular Pressing,简称ECAP)技术是目前制备超细晶材料最有效、最快速的手段之—,它是通过剧烈塑性变形来达到细化晶粒和提高材料力学性能的目的。本文采用通道夹角为120°模具成功实现纯钛的室温ECAP6道次变形,并结合室温冷轧和道次间液氮冷却的低温冷轧的复合变形来获得不同压下量的超细晶试样。此外,本文采用通道夹角为90°的模具,在350℃条
过氧化氢(H2O2)是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化学试剂。工业中H2O2的生产主要是蒽醌氧化法,但此生产过程只能大规模运行,并且存在排放废气、废水的问题。与之相对的一种更加安全高效的合成方法就是电化学氧还原反应合成方法(ORR)。但由于金属催化剂的制造成本高,非金属纳米碳材料以高丰富度、高电化学稳定等特性被应用于电催化氧还原制备H2O2。在此过程中,调节电化学氧还原反应路径和提高H2O2产量是研究重点。本文
为完成某型燃气轮机压气机新设计转子叶片高周疲劳储备分析,采用基于叶尖定时法的激光非接触测量方法对该级转子叶片进行了振动应力测试,并结合理论计算和转子叶片高周疲劳极限试验,获得每一只叶片的高周振动疲劳强度储备,创新性地一次性完成了某级压气机新设计转子叶片振动疲劳性能的全面评估。研究表明:理论计算得到的叶片1阶弯曲共振转速为4 393 r/min,实测叶片在机组全部运行工况下的共振转速区间为4 276
众所周知,空调在建筑中占据了很大部分能耗,提高空调节能性对减少建筑能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舒适性空调大多采用最大温差送风方式。过低的送风温度会造成出风口表面结露,而且,送风量过小会使得室内空气品质变差。然而,提高传统型空调出风温度会使得电加热功耗增大,系统性能系数降低。热湿季节,排风的温湿度较低,多冷凝器系统即能回收排风显热能量又能回收部分冷凝散热量。水的蒸发冷却作用驱动力为焓差,用间接蒸发冷却器
汽车用悬架弹簧正向轻量化、高应力、高性能方向发展,同时要求其拥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根据弹簧钢在不同服役条件下的应用情况,还要求它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耐热性等,以避免服役过程中过早发生疲劳断裂。本文在55SiCr弹簧钢成分的基础上,结合C元素及V元素对弹簧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采用成分微调的手段对其成分进行优化,以改善微观组织,提高其力学性能。论文首先运用JMatPro软件计算分析了改变弹
在各大工矿及化工行业,原材料的研磨及破碎作业作为资源加工工艺过程重要的环节,破碎机及磨机设备缺一不可。传统球磨机和破碎机虽然已经应用很多年,但仍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其效率低下、碎磨粒度均匀性差等缺陷。本文从实际工程需求出发,提出三类新型实现圆周运动的机械机构,即双机驱动双质体、四机分置驱动双质体、干摩擦条件下单机驱动外圆环结构,着重研究振动同步理论中存在的一种特殊现象--振动同步传动,其扩展定义为:通
高分子摩擦学材料具有密度低、耐腐蚀、自润滑性好、与金属摩擦件配副有较好的顺应性等优点,具有十分广阔的润滑应用前景。但是,此类摩擦学材料往往硬度低、抗蠕变能力差、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磨损,需要进行复合增强。论文以聚醚醚酮(PEEK)为基础材料,通过添加润滑增强剂制备出PEEK基润滑增强复合材料,并通过研究润滑增强剂及其添加量在不同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与磨损机理,得出优化的添加配比方案与摩擦条件,主要工作如
对于高速高精度数控机床来说,机床关键部件的热特性将对机床的最终性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研究滚珠丝杠进给系统的热态性能,对提高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定位精度以及数控机床的制造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THKBNF1610型滚珠丝杠进给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滚珠丝杠理论分析数学模型,进而计算滚珠丝杠的稳态温度场分布;其次建立了滚珠丝杠进给系统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进给系统热态性能,并对所提出的数学模型进行验
本文主要目的是研发高性能铸铝用浇注料。浇注料的高性能表现在高的施工灵活性和高的热态强度。高的施工灵活性是指在加水量较低的情况下浇注料能自流施工,并有效控制施工时间。高的热态强度是指浇注料的热态抗折及抗压强度较以往的浇注料有大幅提高。本文主要研究了颗粒级配理论和分散剂的作用机理。根据Andreasen方程进行粒度级配计算,选用合适的粒度分布系数以达到合适的粒度级配,并确定骨料和粉料的加入量。对于热态
航空航天领域火箭、导弹中发动机的喷管喉衬材料面临苛刻服役环境,要求材料具有耐高温、抗热震和耐侵蚀等性能,难熔金属元素钨(Tunsten,W)由于具有高熔点、高弹性模量和低热膨胀系数成为最佳基体材料。但是长期限制钨材料应用的主要问题在于钨存在低温脆性、再结晶脆化以及高温强度差等缺点。在钨中添加固溶强化元素钼(Molybdenum,Mo)、铼(Rhenium,Re)和弥散强化相碳化铪(HfC)可以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