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年龄结构老化背景下,流动人口的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方面在就业和收入方面的优势逐渐在减弱,另一方面由随迁子女、随迁老人带来的社会责任逐渐在增加,在这两种力量的作用下将导致流动人口中分化出新的相对贫困群体。因此,研究流动人口年龄结构老化及趋势、流动人口所面临的发展困境、流动人口在城市多维贫困与治理机制等问题,有助于掌握人口流动结构和诉求,进而制定适宜的管理制度、做好人口流动与发展的衔接工作、挖掘劳动供给潜力、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做好这些,对于人口红利日趋变薄的中国经济来说,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本文具体通过六部分展开:第一章绪论,主要说明与本文相关的研究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框架与方法,以及可能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章是国内外文献综述,主要梳理和评述与流动人口相关的国内外文献,以期对本文的研究思路带来启发;第三章是年龄结构老化背景下流动人口多维贫困的生成逻辑,主要是从理论层面出发构建本文分析框架,从流动人口多维贫困产生的背景、原因以及流动人口贫困的动态复杂性等方面阐述,进一步搭建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的联系性,并试图分析如何探寻流动人口的发展困境与多维贫困治理机制;第四章是年龄结构老化与流动人口多维贫困的经验图景,主要是基于人口流动的相关数据,对流动人口的年龄结构、贫困特征等进行描述性统计,并测算流动人口的相关贫困指数,进一步描述出流动人口面临的多维贫困问题;第五章是实证计量研究和贫困治理机制探索,主要是基于CHIP2013年数据,在年龄结构老化的背景下,寻找流动人口的多维致贫因子,采用Logit方法,探究流动家庭生存与发展境况的影响,并说明实证结果;第六章是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主要结合前文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总结本文得出的相关结论,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发现:第一,流动人口主要由劳动年龄人口构成,流动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已成为一种趋势,且老化速度在逐渐加快;第二,流动人口大多数脱离绝对贫困,收入大多高于城镇“低保线”标准;第三,家庭借贷、资产、教育指标对流动人口贫困的影响作用都是非常重要的;第四,流动人口的收入与年龄存在明显的倒U关系,流动人口收入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多维贫困、人力资本维度、社会资本维度贫困的发生,流动人口的资产、教育、年龄、健康等因素对收入贫困具有显著影响。流动人口的贫困是一种流动中的贫困,也是一种过程性的贫困,是人口城市化进程中的贫困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现象。流动人口的多维贫困起始于收入的相对不足和负担的日渐加重,继而在物质资本维度相对缺乏的状态下,难以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维度上有较好的积累,导致他们应对脆弱性风险和抵御贫困的能力较弱,最终在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维度上呈现出多维贫困的局面。流动人口的多维贫困问题是一个复杂、动态的集合,是城乡资源配置失衡、户籍制度壁垒等多重因素下产生的社会问题,单纯依靠流动者自救以及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分区域、分户籍的贫困扶助,是难以有效解决流动人口的多维贫困问题的。流动人口多维贫困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要从宏观制度安排和微观具体措施方面进行斟酌,在解除城乡资源配置壁垒、进行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因地制宜的出台减贫和防贫措施等方面,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和流动人口这四者,还需要在更大范围内的树立更多的决策魄力、服务意识、担当意识和自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