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0年代,陆蠡的革命烈士身份得到确认,其精美的散文艺术重新走入人们的视线,并在学界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然而,由于陆蠡被捕事发突然,事后音讯杳然,外界不能确认其生死,再加时局动荡,政权更迁,故而没有留下多少原始材料。研究者仅凭陆蠡的三本散文集与几篇亲友的回忆文章,进行研究发掘,导致成果零散,无法给予陆蠡准确的定位,甚至部分成果因回忆资料出错而以讹传讹。基于此,本文拟对陆蠡作一个综合的比较系统的论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其一,陆蠡生平事迹研究。论文对陆蠡的求学生涯时间、婚姻岁月及执教福建平民中学的时间等几个学界有分歧的地方,作了认真的考证和推断;也论述了陆蠡在出版事业、翻译工作及科普创作中的成绩和贡献。其二,陆蠡作品主题研究。论文对陆蠡作品的主题作了归门别类,解析其创作与生命的历程。从《海星》集更多关于爱与美的吟唱,到《竹刀》集对故乡的缅怀和故乡人物的苦难命运的同情与控诉,再到《囚绿记》对生命的探索以及对侵略者的愤怒与抗争,我们可以看到一颗向往光明自由的心灵逐渐转入关心民众生存并与时代的潮汐打成一片的过程。陆蠡是逐渐成熟的,最终以其纯真质朴的人格,用生命书写了一篇大义凛然的文章。其三,陆蠡作品艺术魅力赏鉴。论文对陆蠡散文诗化的语言意境、娓娓独语的抒情之风以及精巧的艺术构思,都努力进行详细地阐述,并力求对陆蠡作品艺术风格的成因、时代影响及其文学史位置,给出有说服力的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