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进林业历史性转变的难得机遇,标志着我国林业建设思路从采伐利用为主,向保护、培育森林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保护好天然林资源不仅对我省生态建设十分重要,对全国的环境建设也具有重大意义。天然林保护工程2000年正式启动实施,为林区和森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希望,林区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十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中央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工程区各级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广大林业职工和林区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天保工程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的禁伐、限伐,开展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和封山育林,以及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等,工程区内局部地区生态与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长江、黄河流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天然林资源保护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了提高。该工程实施以来,受到国内外各界的普遍关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人们的生态意识、保护森林、节约资源的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十年来的工程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森林资源得到有效恢复增长,二是森林生态功能得到加强,三是生物物种丰富度不断提高,四是维护了林区的安定团结,五是林业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2010年年底天保工程实施将要结束,工程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为了进一步做好天然林保护工作,本文采用调查分析、科学分类和归纳的方法,在查阅大量参考文献资料,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多年来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的实践情况进行系统的研究分析,提出陕西省天然林保护工程公益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相应的对策。研究结果显示,陕西省天保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天保工程实施以来,在严禁天然林采伐的同时,中幼龄林抚育受到政策限制;(2)现有实施方案与经济发展的不适应;(3)外界对造林地的危害很大:(4)基层实施单位人才的匮乏;(5)人工造林混交林偏少,且造林树种过于单一。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需进行天保工程后续建设。接续实施天保工程是生态建设的迫切需要,是巩固建设成果的客观要求。二期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的重点和核心任务应当是做好森林抚育工作,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后续天保工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