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成年人认识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优势,但是仍有一部分的青少年对于这方面的认识相对不足。对于年龄段较小的学生来说,他们刚进入学校,对于家庭的依赖性较大,且部分家庭成员在体育方面的知识较为薄弱导致我国小学生体质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因此,针对于小学生这个年龄段家庭体育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家庭体育对小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为研究对象,对南京市汤山小学5-6年级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家长的访谈,更加深入的了解该校学生和家长的真实情况,能够更加全面的探析家庭体育对小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研究,通过研究发现:(1)绝大多数的家庭成员和孩子都具有较好的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够经常和孩子一同参与体育运动,与其参与体育运动的频率聚集在每周3-4次居多,时间在30-59分钟较多,其主要活动项目集中在球类、散步跑步和游泳项目居多。(2)小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喜爱程度较高,喜欢体育运动的人数比例高达86.14%,对于体育的态度较好,能够经常从事体育运动且体育成绩不错。小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场所主要集中在家门口,他们平均每周要锻炼3天至4天的时间,每次锻炼的时间聚集在30-59分钟的人群较多,对于项目的选择上,更偏重于跑步散步、球类和游泳运动。(3)家庭体育与小学生体育行为之间呈现正相关,主要包括家庭体育中体育运动的消费、家庭成员对于学生体育运动的支持程度、家庭成员的态度、家庭成员的运动频率及运动时间对小学生体育的态度、运动的频率、运动的时间和运动的成绩。表明家庭成员对于体育的重视程度越高,小学生的体育行为越好。通过对于现象的深度剖析,对家庭体育对小学生体育行为提出以下建议:(1)学校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渠道进行宣传,例如微信公众号的推广和微博的宣传,增强家庭成员和孩子对于体育运动的关注程度,从而更好的推进体育行为的产生;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节活动,让家长参与其中,既能增加家庭成员和孩子之间情,又能促进家庭体育观念和意识的形成;适当的开展翻转课堂,也可以在课下对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例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孩子养成课后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形成终身体育意识。(2)家庭成员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对于孩子的影响意义重大,应加强家庭成员对体育运动的关注,树立正确的体育运动意识,这样能够带动孩子进行相应的体育运动,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3)在这个注重素质教育的时代,加强孩子自身的体育意识也是促进家庭体育的重要因素,多方面的去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鼓励其尝试进行多样的体育锻炼,多方位多视角的去引领孩子打开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