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的患者进行为期5天的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观察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该类患者的神经根性症状、体征及血清白介素-6的影响,以期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提供一种经济、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从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72例受试者纳入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20.0随机分组方法将纳入对象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治疗,牵引时间20分钟/次,每天1次,5天为一个疗程;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巨刺灵骨、大白穴治疗,每天1次,每次留针20分钟,连续治疗5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5天后观察两组受试者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颈椎病疗效评分表及血清白介素-6水平的变化情况,评价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基线比较治疗者的前对两组受试性别、年龄、病程及体重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过程中,试验组脱落1例受试者,对照组脱落2例受试者,两组脱落例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对两组受试者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颈椎病疗效评分表评分及血清白介素-6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评分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简化McGill疼痛问卷表的总分、疼痛分级指数评分的总分、感觉类总分及情感类总分、视觉模拟评定法评分和现有疼痛指数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试验组受试者上述各观察项目评分降低均较对照组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颈椎病疗效评分表评分治疗后,两组受试者颈椎病疗效评分表的总分、颈部疼痛、肩背疼痛、上肢疼痛、上肢麻木、颈肩压痛、颈部活动及椎间孔挤压试验评分均有所降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感觉障碍、上肢肌力及肌腱反射项目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颈部疼痛、肩背疼痛及总分项目评分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它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血清白介素-6水平治疗后,两组受试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受试者血清白介素-6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试验组:治愈0例,显效5例,有效2 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治愈0例,显效0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3.5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的疼痛症状。2、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可以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急性期患者的颈肩背臂部的疼痛,减轻上肢麻木,提高颈部的活动度,整体缓解患者的症状及体征。3、巨刺法配合颈椎牵引可以降低血清白介素-6水平,其产生的疗效可能与降低血清白介素-6水平以减轻神经根炎症反应有一定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