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黏菌素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Spring_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黏菌素又名多黏菌素E,是由多黏芽孢杆菌培养液中提取的碱性环状多肽类抗生素,临床上常用其硫酸盐,但因其具有肾毒性和神经毒性使黏菌素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近年来,由于多重耐药菌的肆虐及对抗多重耐药菌的新药研发有限,而硫酸黏菌素对多重耐药革兰氏阴性杆菌疗效显著,使其又重新得到重视,并在临床应用。但因神经毒性和肾毒性问题仍然存在,所以明确其毒性机制为寻找新的减毒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体外系统检测神经毒性是一种趋势,在体外用于检测潜在的神经毒性和毒性机制研究的模型很多,尤其是大鼠肾上腺嗜铬骨髓瘤细胞(PC12细胞)被广泛用于神经生物学和神经毒理学的研究。因此本文选用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选择剂量,初步探讨硫酸黏菌素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可能的发生机制。采用寇氏法对18~22g昆明小鼠进行硫酸黏菌素尾静脉注射的急性毒性试验,观察急性毒性对血常规、血生化指标以及肝肾等器官的影响。根据急性毒性实验结果,选择有中毒症状,但与对照组相比,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肝肾组织结构无显著性差异的剂量(1mg·mL-1硫酸黏菌素),作为体外细胞毒性实验的最高剂量。再结合细胞活力测定(MTT)试验,AO/EB双荧光染色、Hoechst33258染色、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LDH水平检测、ROS含量测定,筛选出250、125、62.5μg·mL-1硫酸黏菌素用于后续试验。罗丹明123染色流式细胞仪观察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及PI单染检测细胞凋亡周期,试剂盒法测定caspase-3、caspase-9的活性、DNA Ladder法检测DNA片段等方面观察硫酸黏菌素诱导PC12细胞凋亡情况。检测细胞内、外游离Ca2+浓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53、Bax、Bcl-2、细胞色素C、Fas、FasL、GnRP78、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caspase-12的表达,实时定量PCR染料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的表达,从诱导凋亡的三条经典信号途径推导出硫酸黏菌素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机制。试验结果如下:(1)MTT、LDH试验证明硫酸黏菌素对PC12细胞有强烈的毒性,表现为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随时间和剂量的增加而升高。(2)通过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的观察发现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可引起PC12细胞突起变短,胞浆内有空泡形成,细胞核固缩,核碎片增多,线粒体肿胀、并伴有空泡化,内质网核糖体释放等典型的凋亡特征出现且具有剂量依赖性关系。(3)硫酸黏菌素能使ROS活性升高,破坏机体的抗氧化系统,导致氧化应激,造成PC12细胞发生氧化损伤,并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说明氧化应激可能是硫酸黏菌素的神经毒性机制之一。(4)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能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干扰DNA正常合成过程,造成细胞在S期阻滞,引起DNA链断裂,由此启动了以剂量依赖关系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程序。(5)DNA Ladder检测、caspase-3、caspase-9活性变化等结果显示,125、250μg·mL-1剂量组硫酸黏菌素可引起DNA链断裂,导致DNA损伤,引起caspase-3、caspase-9活化程度显著增强,并有剂量、时间依赖关系。(6)通过Western-blot法发现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能使p53、细胞色素C、Bax、caspase-9和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Bcl-2表达显著减少,说明硫酸黏菌素通过损伤细胞DNA诱导并激活p53,并进一步引起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减少,导致Bax/Bcl-2比值升高,细胞色素C等促凋亡物质释放入胞质,引起caspase-9的释放,最后激活caspase-3通过线粒体途径导致细胞凋亡的发生。(7)通过Western-blot法观察到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能使PC12细胞中Fas、FasL、caspase8表达显著增加,说明硫酸黏菌素引起Fas、FasL受体表达增加,导致caspase-8释放增加,最后激活caspase-3,通过死亡受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8)125、250μg·mL-1硫酸黏菌素能使PC12细胞内[Ca2+]i浓度升高,细胞培养液中[Ca2+]i浓度降低,使钙稳态被破坏,Western-blot法显示内质网伴侣蛋白GnRP78表达增多,caspase-12释放增加,最后也激活caspase-3,通过内质网途径诱导细胞凋亡的发生。(9)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C12细胞中caspase-8、caspase-9、caspase-12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现硫酸黏菌素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主要由死亡受体途径引起,接下来是线粒体途径,最后内质网途径是。综上所述,高浓度的硫酸黏菌素在体外能够导致PC12细胞形态结构改变,并导致神经元细胞内氧化应激反应,通过死亡受体、线粒体、内质网三条途径诱导PC12细胞凋亡,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引发其神经毒性,提示细胞凋亡可能在硫酸黏菌素所致神经毒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葎草(Humulus.L)为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桑科葎草属一年生缠绕蔓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及东北亚地区。葎草花粉已经成为中国夏秋季花粉症致敏原中仅次于蒿属
为了更好的改善电源的稳定性,扩大输出电流的范围,提高电源的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基于电流跟踪滞环控制的复合型稳压电源。复合型稳压电源主电路由线性稳压器与Buck变换器组成。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着社会信息的传播方式,给传统媒体受到巨大的冲击,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娱乐方式,影响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途径。教育游戏随着日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汽车工业逐渐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的必然选择。在众多新能源汽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市场出售的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SA)污染状况,为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0—2013年采集该市场出售的熟肉制品、米面制
以2000~2009年涉及财务舞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定义并衡量审计风险识别的基础上,检验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特征和上市公司治理状况对审计风险识别的影响。在进行单方面因素考察
<正>本文通过"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在学生已具备相关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学习和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充分运用问题情境,交流与讨论问题,使学生学会思考和表达.
门幅、克重和含水率是染整热定型加工过程中的重要质量指标,建立门幅、克重和含水率与热定型过程温度、加热时间、超喂和拉幅量工艺参数间的模型是实现热定型工艺参数精确定
考虑企业权力结构对政府与供应链企业两阶段决策的影响,分别构建了Nash博弈、制造商-Stackelberg博弈以及零售商-Stackelberg博弈对应的三种企业权力结构下的博弈模型,分析并
目前,高中的英语教育教学开始注重中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和培养,重视引导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深入学习和实际应用。因此,基于高中英语教学中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文章首先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