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印支期伸展构造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1981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辽南印支期伸展构造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郯庐断裂东侧,为辽南地区盖层所遭受的首次变形。本文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以区域构造解析为主线,通过宏微观变形观察、组构分析、应变测量与同位素测年相结合的方法,对伸展构造的几何结构、变形特征、变形机制、变形环境及运动学特征做了较深入的研究,并探讨了其动力机制及在大地构造演化中的作用。 辽南伸展构造由原地系统、异地系统两套构造单元组成,原地系统为本区结晶基底,其顶部发育一条近水平的韧性剪切带;异地系统为上元古界、古生界沉积盖层,因变形、变质作用的差异,异地系统又分为下部韧性变形岩片与上部脆性变形岩片两部分,伸展构造总体具二元三层结构模式。 伸展构造变形具垂向分带性,自下而上分别由下部构造层次的基底韧性剪切带、中部构造层次的韧性变形岩片、上部构造层次的脆性变形岩片有机组合在一起,与之相应的构造岩分布于其中。 宏、微观矢向标志表明伸展构造的滑移方向为自南东东向北西西,其滑移距离至少为27.39km,并伴随地壳在垂向上减薄、纵向上伸展。 应变测量结果表明伸展构造变形机制总体为简单剪切,其变形环境具垂向复式分带性,由下而上依次为中高绿片岩相—低绿片岩相—中低绿片岩相—低绿片岩相—脆性剪切变形相,与变形相伴随,发生相应的区域动力变质作用。 同位素测年结果与客观地质事实表明伸展构造形成于中三叠世,其动力可能源于研究区东部印支期岩浆活所形成的热隆起,大量的地质事实表明伸展构造在盆、山转换作用过程中可能其普遍性。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鼻头外切技术在鼻头缩小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8年2月至2019年11月,我院采用皮肤外切技术,综合其他手术技术运用在鼻头缩小术中,对21例收治女性患者进行治疗,观
目的:分析微整形患者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76例接受微整形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8例.将两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对比.结果
目的:探讨三氧大自血疗法对银屑病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于我院皮肤科就诊的银屑病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复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138例不对称双眼皮患者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69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采取不对称双眼皮整形修
目的:探讨卵巢黄体剥出在宫外孕保守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12与期间,本院收治的82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方法对其进行分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