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优秀的艺术承载积极向上的道德内涵,传递真善美的思想,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京剧集我国的优秀文化、思想于一体,发展至今,它的优秀剧目一直承担着以戏育人的责任,在德育舞台上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为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京剧剧目的育人功能,拓展校园的德育途径,本文通过对北京市“戏曲进校园”情况的调查,分析活动的发展现状、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以及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戏曲进校园”为京剧和中小学生之间搭建了一个平台,中小学生在学习京剧的过程中了解、喜爱京剧,并受到京剧艺术的熏陶,其自身的思想道德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积极变化。本文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概念阐释等;第二部分详细论述了京剧剧目中蕴含着丰富的道德思想,以及简要说明京剧剧目的德育传统。以本人的实地调查、访谈、分析为依据,依托洛克的“白板说”、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论等理论支撑,本文在第三部分论述了“戏曲进校园”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第四部分论述了中小学生通过学习京剧而受到的影响;第五部分为更好发挥京剧剧目的德育功能而提出建议。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京剧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尤其在当前的学校德育建设中,京剧能够有效补充内容和形式上的空白,对于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