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代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生产活动均在舍内进行,舍内的日常管理和动物活动都会影响舍内空气环境质量,进而影响畜禽生理健康,因此畜禽养殖场气溶胶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2014年10月~2015年8月在猪场3栋育肥猪舍进行试验,对试验猪舍的进气口颗粒物(PM2.5,PM10和TSP)浓度,舍内颗粒物、微生物和氨气浓度,舍内排风口颗粒物浓度与风机通风量进行了周年测定,获取了育肥猪舍周年气溶胶产生规律基础数据,完成了育肥猪舍排出颗粒物定量测定,并据此设计了猪舍内气溶胶减排方法,旨在为育肥猪舍内环境质量控制以及降低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参考,本研究得出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育肥猪舍外周年PM2.5浓度为11~372μg·m-3,PM10为25~444μg·m-3,TSP为31~742μg·m-3。育肥猪舍内PM2.5浓度为23~245μg·m-3,PM10为113~1182μg·m-3,TSP为334~4396μg·m-3,每个季节PM10占TSP比例都在60%以上,舍内颗粒物主要来源于饲料和动物活动,PM2.5受猪舍进气口PM2.5影响较大。(2)育肥猪舍内年平均气温(22.1±3.31)℃;不同季节空气相对湿度波动性较大。育肥猪舍内不同季节,逐时PM2.5,PM10和TSP浓度在09:00和15:00出现两个峰值,在凌晨02:00前后出现一个小峰值。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氨气平均浓度分别为(7.15±10.18)mg/m3、(4.82±4.27)mg/m3、(7.17±6.98)mg/m3和(7.62±3.40)mg/m3。空气中年均氨气浓度和PM10浓度变化相关性最强(r=0.651)。育肥猪舍内空气中的细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2.85×104~8.61×104CFU/m3;9×103~4.21×104 CFU/m3;3×102~8.1×103 CFU/m3。细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主要依附在粒径大于3.3μm的颗粒物上。细菌总数与PM2.5浓度变化正相关(r=0.682),同时与TSP浓度负相关(r=-0.565);大肠杆菌与PM10和TSP浓度变化整体表现出负相关(r=-0.583和-0.751)。(3)饲养期间育肥猪舍春季日均颗粒物排放量为(1508±255)g/d,2.67g/(头·天);夏季为(1149±51)g/d,2.03g/(头·天);秋季为(1833±165)g/d,3.24g/(头·天);冬季为(1675±361)g/d,2.96g/(头·天);年日均排放量为(1350±1075)g/d,2.39g/(头·天)。试验期间,三栋育肥猪舍年排放量PM2.5为224kg/年,PM10为474kg/年,TSP为1215kg/年。(4)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设计并试制了一套育肥猪舍空气电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