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改革的攻坚期,政府正用社会治理的理念,扩大多元主体的参与,以增强社会的活力。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工程行业协会在增强市场活力、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程行业协会首先要实现自治,才能作为自主的行动者参与社会治理。行业协会该如何自治?论文构建了行业协会的自治模式,从他律维度考察社会与政府的监督,从自律维度强调在自我立法基础上的自我管理,行业协会实现自治的关键在于是否有共同商谈的规范。基于此,考察了目前我国工程行业协会的自治情况。目前我国工程行业协会的发展仍受政府的统筹,并且形成了基于《社会团体章程示范文本》的自我管理模式。论文接着考察了 9个具体案例。研究发现,这些行业协会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以政府为主的他律;业务内容相仿,但在自治程度、社会影响力上存在差异;自我立法方面存在着差异;会员入会门槛普遍偏低,以单位会员为主且业内覆盖范围广泛;组织结构完备,很多领导人有政府背景;不同协会间资金收入差距较大。工程行业协会如何进一步实现自治?它们应该抓住国家脱钩改革的契机,努力让自身成为依法设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的社会组织。脱钩改革方案围绕“五分离、五规范”展开,重点改变政府对协会的管理模式,推动了协会的独立,但较少涉及行业协会未来该如何发展。针对政府脱钩改革的薄弱环节,基于所选取的案例,论文提出以下一些建议:第一、有自主商谈的规范,尤其在团体标准与工程伦理规范方面;第二、接受社会的监督;第三、协调好行业发展与服务会员的关系;第四、自筹资金维持协会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