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广大群众体育健身参与意识空前高涨,全民健身活动日益繁荣。但是由于社会体育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学校体育教育的相对落后,健身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参与健身的普通大众在健身中虽然热情有余但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不足。国家先后出台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正是为了解决这样一个突出矛盾。然而,在体育行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近10年后的今天,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以下简称社指)队伍的规模还远不能适应健身市场的需求。社指队伍的发展速度缓慢而且在职社指的流动性较大,离职现象突出。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社指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职业承诺是决定从业者从事或继续从事某一职业的内在心理动因。也是影响从业者的职业态度、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社指这个职业群体的职业承诺展开研究不仅非常迫切,而且意义重大。本文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策略,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社指职业承诺问题进行研究,力图探求社指职业承诺发生和发展的状况和规律,为社指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依据。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研究和前期访谈,在发展了社指职业承诺理论构想效度的基础上,编制并检验测量社指职业承诺的问卷和社指职业承诺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社指职业承诺结构由情感承诺、机会代价承诺、理想承诺和规范承诺四个维度组成;社指职业承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社指职业承诺的测量。第二部分是社指职业承诺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假设检验;社指职业承诺在性别上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是在年龄、项目、等级、从业年限和入职前社会角色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第三部分考察了职业保障感知对职业承诺的预测作用,以及职业承诺对职业成功的预测作用。第四部分是在心理弹性调解下社指职业承诺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模型假设检验;第五部分是社指职业承诺个案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实证研究的结果在访谈中得到基本证实,同时借助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出社指职业承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最后,基于上述五部分的研究结果及其结论,我们从社指制度发展、社指职业保障体系构建、俱乐部管理等三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提出了社指制度发展和俱乐部管理的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