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明代木构建筑营造特征初探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qe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幅员广阔,木构建筑结构因地制宜,形成了各个地区独具特色的地方做法。重庆位于西南地区,房屋建造形成了独特的地方做法体系,木结构的营造技术也颇具地方特色。明代建筑作为唐宋建筑与清代建筑之间的重要过渡,这一时期的建筑对于宋《营造法式》有继承和发扬,对于清《工部工程做法》又有着极大的推进作用。这些做法特征也不同程度的推动着地方建筑技术的发展。本文以重庆地区现存的明代木构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及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探讨研究重庆明代木构建筑的营造特征。巴蜀地区现存明代建筑非常稀少,已知的明代建筑约30余处。重庆地区约10余处,多分布在重庆市区周边地县,以寺庙为主。首先根据重庆市文物局公布的《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对公布的十三座明代建筑进行现场调研和基础测绘,收集并查找文献资料,筛选出具有明代建筑特征的大式木构建筑十处,并从中选出六个典型实例进行详细的形式特征分析,以便较为深入的了解其营造特征。在此基础之上,对十处明代木构建筑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析,分别对建筑的平面、立面、梁架、屋架、斗栱及大木构件的地方特征和时代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本文通过实例分析,将重庆地区的明代木构建筑与北方明代官式建筑和四川地区元、明建筑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官式建筑的发展对重庆地方建筑的影响和相邻地区建筑发展的互动影响。最后,总结出重庆地区明代遗存木构建筑所具有的较为普遍的营造特色,如平面柱网规整;抬梁式与穿斗式并用;斗栱多采用斜栱及挑斡做法,斗栱较纤细;立面仍保持疏朗开敞的形态,明间施平身科一朵至两朵,次间施平身科一朵或不施斗栱;屋顶做法将官式与地方做法结合,尤见转角出檐及侧立面出檐做法,等等。重庆地处西南地区,距离北方政治中心较远,受官式作法影响也较小,地方作法对建筑风格、梁架结构、木构件尺寸等影响较大。因此,重庆明代木构建筑有相对独立的发展体系。
其他文献
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作为一个世界性的热点议题为各国政府所重视,困难的程度和采取的措施因各国国情而有所不同,且在发展中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虽然近年来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
过渡金属螯合物的形成特征是过渡金属中心原子(或离子)具有空的d轨道,能接受孤对电子,与某种能提供孤对电子的双齿配体中的配位原子以配位键相结合可形成螯合物。过渡金属螯合物
目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报道,人类第15号染色体长臂15q24-25区域上编码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候选基因簇即尼古丁受体家族(CHRNA3-CHRNA5-CHRNB4,CHRNA3/5)与吸烟行为导致
本文以“黑”为分析对象,系统梳理了语素“黑”及其参构词的语义引申途径,在此基础上归纳出颜色词“黑”的近义词群。词语语义的生成和修辞密切相关,语素“黑”参构的语词主
近年,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在低位徘徊,油气行业利润持续下滑,油气藏经营困难。油价的涨跌,其背后还有很多深刻原因和复杂的背景,既有大国角力的原因,也有市场供求、金融战以及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