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阵列的磁各向异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磁电子学的发展,磁存储和磁记录材料的巨大应用前景吸引了愈来愈多的科学家对阵列薄膜的研究兴趣。随着制各的阵列中单元尺寸和单元间隔的减小到微米及亚微米,其磁性质,如:饱和磁化强度、矫顽力(开关场)、剩磁比、退磁场等对单元的尺寸,形状和单元间隔的依赖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本论文以铁磁共振为主要研究手段,辅助以磁性和磁光测量,对微米亚微米矩形阵列NiFeCo单层膜和三明治结构的NiFeCo/Cu/NiFeCo多层膜的磁各向异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还研究了300nm、900nm、10μm以及更大的的NiFe正方形单元阵列薄膜进行了系统的各向异性的对比,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 1、电子束刻蚀微米亚微米矩形阵列NiFeCo单层膜、微米亚微米矩形阵列NiFeCo三层膜的实验和理论研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确定了薄膜成分和阵列单元的尺寸、矩形比。NiFeCo单层膜,矩形单元的宽为0.6μm,长度为0.9和6μm,矩形比为1.5和10。NiFeCo三层膜结构为NiFeCo/Cu/NiFeCo,薄膜的矩形比固定为12,长和宽分别为0.25μm×3μm、0.45μm×5.4μm以及0.6μm×7.2μm。 (1)图形薄膜确实存在着明显的面内形状各向异性,面内形状各向异性表现出两度对称的形式,其易磁化方向沿矩形单元的长边方向;难磁化方向沿矩形单元的短边方向。 (2)形状各向异性主要来源于均匀退磁场的贡献,其次还来源于非椭球单元的不均匀退磁场的贡献,随着单元尺寸的减小,不均匀退磁场对形状各向异性的贡献逐渐增大。 (3)在薄膜厚度比单元横向尺寸小得多的情况下,面内各向异性的大小随着薄膜中矩形单元的矩形比增加而增加;在薄膜厚度和单元矩形比相同的情况下,面内形状各向异性随单元宽度的减小而增加。 (4)对于NiFeCo/Cu/NiFeCo三层矩形单元阵列图形膜得到与单层图形薄膜相似的结果。Cu层的插入对面内的形状各向异性影响不大。 2、正方形单元图形薄膜磁性研究和微磁学研究对300nm、900nm、10μm以及更大的NiFe正方单元磁性阵列的磁各向异性进行铁磁共振研究,研究表明: (1)300nm、900nm、10μm正方单元磁性阵列薄膜的面内形状各向异性表现出四度对称的形式,易磁化方向沿正方单元的正方边0°方向,难磁化方向沿正方单元的对角线45°方向。 (2)面内形状各向异性随着单元尺寸的增大而减小。 (3)大于50μm的正方单元阵列薄膜形状对面内各向异性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利用微磁学模拟的手段探索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单元的间隔对平面形状各向异性的影响,二是如果单元缺损或者不对称,对形状各向异性的影响。 (1)不同单元间隔对图形薄膜的平面形状各向异性确实有影响。其影响不仅仅体现在数值上,还体现在方向上。 (2)图性的不对称,对形状各向异性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改变难易磁化方向。
其他文献
体全息存储技术以其在存储容量和存储速率上的独特优势,成为颇具潜力的下一代存储技术。光折变晶体以其大的动态范围及易于大尺寸生长等特性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体全息存储材
ZnO压敏陶瓷因具有优良的非线性伏安特性,可用来灭火花、过电压保护、避雷、稳定电压等,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随着微电子技术以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为了使电子线路免
学位
三氧化钨(WO3)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在光电、电致变色、铁电、催化等方面已被广泛地研究。同时,由于其良好的气敏性能得到而越来越多的研究。甲苯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本文首先给出了弦理论的综述,接着讨论了自由玻色p膜作用量的构造。通过引进内插作用量,可以发现Nambu-Goto作用量和Polyakov作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同于弦理论,在p膜的作用量
本文重点研究了溶液中的热致非线性。 热致非线性折射可以根据脉冲宽度、热致非线性建立时间和热扩散时间的大小划分为稳态、准态和瞬态三种不同的情况。 由流体力学三
本课题研究来源于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基于周期极化砷酸钛氧铷(PPRTA)晶体的准相位匹配光学参量振荡器(QPM-OPO)的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 研究的内容主要围绕
本论文主要研究高分子IDTBT薄膜晶体管的物理特性及电输运性质,包括载流子迁移率、开关比以及电荷传导机制。利用离子凝胶为电介质的电化学和以CYTOP为电介质的界面载流子引入
为了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率部门,结合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全国组织工作会议精神,也是从从严治部,加强自身建设的要求出发,在贺国强同志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