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基础上探讨了水蒸气对Ni基催化剂中毒机理,并通过螯合剂改性、掺杂改性及载体改性的方法改善了浸渍法制备的Ni基催化剂,并将课题组前期开发的共沉淀法制备的催化剂进行成型处理。将两种自制的催化剂与国内外常见的几种催化剂进行了常规比较,探讨自制催化剂工业化应用的可能性。得出结论如下:1、H20分子中O的电负性比S02分子中的S大,H20的键角比SO2小,O-H键比S-O键也短,因而空间位阻较小,H20更容易吸附在NiS2的硫空位上通过XRD、TPD、FI-IR、XPS及BET表明,催化剂表面吸附的H20与SO2反应生成亚硫酸盐物种,既占据了硫空位破环其再生循环,又覆盖在催化剂表面使孔结构变小,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2、比较了三种不同配齿数的螯合剂(nA=2,nnB=3,nc=6)对Ni基催化剂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发现螯合剂B对效果最佳,因为其适中的螯合能力,能螯合金属Ni离子同时螯合能力适中又保证了Ni的硫化效果,促进更多的富硫空位的NiS2的生成,适宜的螯合剂B还能丰富催化剂的孔道,从而提高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使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孔结构、更高的金属活性组分分散度。3、掺Mo对螯合剂B改性的催化剂活性明显提升,随Mo掺量的增加催化活性也随之增加,Mo掺量达5%催化效果在220℃时已完全转化,继续增加Mo含量催化活性无明显提升。Ti02改性制备TiO2/A1203复合载体,当TiO2为10%时在190℃该载体负载的螯合剂B改性的NiMo催化剂即具有完全转化S02的能力。4、在催化剂挤条成型过程,最佳水粉比取0.15,硝酸的用量应取0.95%左右,复合助挤剂选菁粉的用量应选择2.0w%,多元羧酸B的用量以4.0w%,挤出的条形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成型效果。5、通过几种常规的催化剂工业评价指标将自制的两种催化剂与国内外常见的几种催化剂进行对比,证明了自制催化剂工业应用的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