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出现质的飞跃,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提升相应的是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从而带动人民收入水平的增长,经济增长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共同作用,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依然严峻。2016年欧洲收入前10%的成人的收入总和占整个国家收入的37%,该份额在中国为41%,在北美为47%。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收入差距在世界各国几乎都是呈扩大趋势。自1980年以来,收入差距水平在北美、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地迅速攀升。收入差距扩大对人们生活和谐稳定将产生不利影响,进而还会阻碍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金融是承载我国经济运行的载体,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延伸到农村,就变成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的核心,金融的变动会引起经济的变动,因此农村经济的发展必然要考虑金融的连带效应。又基于目前农村金融市场基本完善,普惠金融组织和机构在农村地区也较好的布局,农民能享受除存储以外的金融理财产品带来的红利,但农村和城市收入差距依然较大,因此研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为什么城乡之间收入差距这么大,农村金融是如何作用于农村、农民,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及文献综述的总结,确定文章的写作思路为影响机制分析-发展现状描述-实证分析-结论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为: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增长速度缓慢,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不断下降;2000-2017年我国总收入差距泰尔指数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主要原因是引起总收入变化的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泰尔指数在不断减小。(2)在实证研究中,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数据符合实证的平稳性要求,然后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变动能引起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城镇内部以及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变化,并存在长期协整关系;(3)通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发现,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存在对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缩小的效应,但贡献度较小只达到5.48%;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作用贡献度为23.95%,但滞后性比较严重。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会缩小城镇内部收入差距,贡献度达到3.07%;从长期来看,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扩大依然会带动城镇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贡献度达到33.41%。农村金融发展效率的增大会带动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且贡献率达到54.30%;农村金融发展规模给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一个正向冲击使得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产生正向响应,表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扩大会带动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但影响较小,贡献度仅为1.39%。(4)综上所述,我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的差距的影响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会扩大城乡之间和城镇内部收入差距且影响比较大,农村金融发展效率能缩小收入差距但贡献度比较小;二是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影响比较大,会带动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农村金融发展规模也能带动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但贡献度比较小。通过分析,笔者认为针对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和城镇内部收入差距这两部分差距的扩大应该从农村金融发展规模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措施缩小差距;针对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扩大,应该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方面出发,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差距。为进一步发展农村金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改善收入差距,本文从农村和城镇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1)农村方面: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支持力度和保护力度,发挥财政补贴以及农村资金自身作用,切实增强农村资金的来源;实行农村资金比例返还制度,提高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将农村储蓄中新增的存款属于农村的资金部分,通过一定的方式按一定比例返还给当地农村正规金融机构,确保农村资金来源于农村,用于农村建设;鼓励商业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支农任务,减少农村存款的外流。(2)城镇方面:规范金融市场体系,适当减少农村金融机构在城镇的布局;加快城镇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减小资源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快金融征信体系建设,监督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